拜登政府突破心防 允援烏武器打擊俄目標

美國日前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提供的武器,攻擊俄羅斯境內的目標。專家認為,拜登政府此舉已突破增加對基輔援助,可能升高與俄國衝突風險的心防。

允許用美援武器攻擊俄目標 助烏保衛國土

美國官員在5月30日表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已經解除烏克蘭使用美國援助的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的限制,不過僅限於保護目前正遭受俄軍攻擊的哈爾科夫(Kharkiv)地區。官員也指出,目前仍禁止烏克蘭在俄羅斯境內使用「長程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或遠程打擊火力。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指出,拜登政府做出這項重大政策轉變,目的是幫助烏克蘭更好地保衛領土,並且也讓烏克蘭軍隊能夠瞄準在俄國貝爾哥羅德州(Belgorod)邊境的俄軍集結點。

美國智庫「外交政策研究所」(FPRI)高級研究員李伊(Rob Lee)指出:「目前還不清楚哈爾科夫前線是否會因此而出現變化,但是這將使得俄羅斯更難繼續朝這個方向進攻。」「因此,這將使得烏克蘭更容易保衛哈爾科夫。」

烏克蘭對抗俄軍主要是為了自身的生存而戰,同時也為西方整體與二戰後的秩序而戰。

「紐約時報」(NYT)駐華盛頓的國家安全記者桑格(David E. Sanger)指出,「拜登總統正在做出可能被證明是他在烏克蘭戰爭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

援烏武器或政策 拜登政府始終慢半拍

自俄羅斯於2022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後,儘管基輔不斷向美國要求提供各類先進武器,包括標槍飛彈(Javelin missiles)與肩射式刺針(Stinger),F-16戰機,愛國者飛彈(Patriot missile),甚至是「海馬士」(HIMARS)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以及「長程陸軍戰術飛彈系統」飛彈等,但是拜登政府都因為擔心升高與俄羅斯的緊張局勢而拒絕。不過,最後仍迫於情勢而同意提供。

這次解除部份限制,讓烏克蘭可以對俄羅斯境內目標使用美國援助的武器,與先前的情況相同。

自從俄軍對哈爾科夫發動大規模攻擊以來,烏克蘭從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到高層官員一直敦促拜登政府改變禁止使用美援武器攻擊俄國境內目標的政策。美國的歐洲盟友則是透過行動向拜登政府施壓。法國和德國於28日邁出重要一步,加入英國和其他國家的行列,允許他們向烏克蘭提供的武器可用攻擊俄羅斯領土目標。

美國「近東、南亞安全研究中心」(Near East South Asia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國防政策專家羅切斯(David Des Roches)表示,在援助烏克蘭武器方面,「拜登政府的模式都是先拒絕烏克蘭的要求,最後因現實情況而屈服」。

拜登政策轉變 突破自我設下的心防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文章指出,拜登政府的國家安全會議(NSC)內部似乎有個信條:厭惡局勢升級,並且似乎擔心增加對烏克蘭的支持,可能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然而紐約時報(NYT)引述一名美國高級官員指出,拜登改變立場,顯然已經跨越他自己劃定的上述紅線。這名高級官員認為「這是一個新的現實」,「也許是烏克蘭衝突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美國退休陸軍中校、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時期的白宮國家安全會議歐洲事務前主任文德曼(Alexander Vindman)表示,「拜登政府已經擺脫對於風險升級的過度敏感與誤解」。文德曼對拜登政策的轉變表示讚賞,認為這項行動「鬆開了烏克蘭的手腳」。

烏戰開打至今 俄多次揚言動用核武

不過,俄羅斯前總統、現任安全委員會副主席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在31日回應拜登的政變轉變時,指俄羅斯提到可能使用戰術核武來對付烏克蘭,並不只是虛張聲勢而已,同時也警告俄羅斯與西方的衝突可能升級為全面戰爭。

麥維德夫揚言動用核武的說法,與蒲亭自俄國發動侵略戰爭後,一再威脅不排除使用核武的恫嚇一致。然而專家認為,蒲亭及其心腹幕僚的威脅僅僅是虛張聲勢而已。

曾經在阿富汗服役的前共和黨議員金辛格(Adam Kinzinger)與前美國駐歐州陸軍司令霍吉斯(Ben Hodges)在CNN撰文指出:「在美國和歐洲盟國幾乎每次供應武器時,俄羅斯都威脅升高緊張局勢、攻擊北約或使用核武。但每一次都是虛張聲勢,並且烏克蘭每次都能夠更好地保衛自己的領土。」

金辛格與霍吉斯指出:「儘管不應該輕忽俄羅斯的威脅,然而在冷戰時期,這類的核威脅並不罕見。因此歷史告訴我們,這些威脅往往是空洞不切實際的。」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G7敦促北韓、俄羅斯 「停止非法武器轉讓」
澤倫斯基籲北歐提供更多援助 譴俄挑釁波羅的海邊境
拜登放行美武器攻俄 克宮高層:恐升級為全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