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零廢棄物 循環經濟年產值上看700億

工商時報【劉靜瑀、實習記者陳君行╱台北報導】 為達到零廢棄物願景,經濟部近年輔導工業區做能資源整合,去年創造資源再生產業產值達678億元。工業局昨(17)日指出,未來將積極推動產業能資源循環利用,預計4年後循環利用率達83%,溫室氣體減量達100公噸。 秉持著「被丟棄的物品是垃圾,拾起再利用則成資源」概念,經濟部自2009年起陸續輔導工業區做能資源整合,以廢棄物能源回收外售蒸汽,產製水泥製品、再生粒料等能資源循環利用,去年推動工業廢棄物再利用量年約1421萬公噸,再利用率首次突破8成,產值為678億元。 經濟部長李世光6月曾表示,已向行政院完成口頭報告、初步書面報告,擬成立「循環經濟推動辦公室」,將高雄石化生產過程產生的熱能、蒸氣回收再利用,成立循環經濟專區。 經濟部工業局主秘游振偉指出,近年輔導媒合工業區內的廢熱、廢能提供給鄰近廠商再使用,減少廢棄能資源排放,亦將廢棄能資源循環利用,降低產業生產成本及外售蒸汽效益,每年預估達新台幣33.1億元,且減少152座的高污染鍋爐的使用,與減少85.1萬公噸年排碳量。 工業局以臨海工業區內的中鋼為例,可將製程伴隨產出的副產能蒸汽,外售給同屬臨海工業區的其他石化業、化學品業,每年中鋼光外售蒸汽效益約20億元,客戶端降低成本的獲益比中鋼還高,加上還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創造三贏局面。 另在工業廢棄物回收方面,國內已開發技術,將面板、光電、半導體產業廢棄物氟化鈣污泥,轉為人工螢石,為煉鋼廠不可或缺的助熔劑。工業局表示,目前國內已有22座產業園區及6處產業聚落做能資源整合,每年循環利用量達383萬公噸,年度減碳量85.1萬,預計2020年底,能資源循環利用率可提升至83%,溫室氣體減量達100萬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