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金門母語! 議會籲政院將「金門語」納入本土語言

你聽過「密呆」、「各眼」、「某捱」這些話語嗎?沒錯,這些都是「金門語」!「金門語」是獨特的「閩南語」,而非「台灣閩南語」,更非「台灣台語」,針對中央政府將金門母語消失在「本土語言」之列,金門縣議會疾呼勿將金門與台灣切割,並呼籲中央將「金門語」納入本土語言。

行政院根據文化部《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要求各機關書面用語優先使用「台灣原住民族語言、台灣客語、台灣台語、馬祖語、台灣手語」等名稱,文化部針對面臨傳承危機國家語言之「書面建議用語」名稱建議如下1.「台灣原住民族語」、「原住民族語」。2.「台灣平埔族群語言」。3.「台灣客語」、「客語」。4.「台灣台語」、「台語」、「台灣閩南語」。5.「馬祖語」、「閩東語」。6.「台灣手語」,而教育部正目前正在徵詢《課綱》「本土語言」名稱之意見,各界對於看法與文化部所提的方案多有不同。

金門位於閩南沿海,幾千年來的語言體系都使用獨特的閩南語腔調,至今仍然維持這樣的母語,金門鄉親到台灣本島與人溝通的時候,只要開口人家就會感覺到使用的是不同的腔調,金門所使用的就是正統的閩南語。

而台灣所謂的台語或閩南語早已和閩中、閩南、原住民、日文等融為一體而自成一套系統,如今「金門語」因未被行政院納入各機關書面用語優先使用名稱,引起金門教育界有志之士和眾多鄉親不平之鳴,抗議之聲此起彼落,稱述長久以來,政府漠視離島地方政府所反映「金門特殊語言文化」與「閩南語」、「台語」之間的差異修法建議,因此金門縣議會籲請中央政府再次審視地方民情心聲,並做出適切之檢討處理。

「金門語」與「台語」和「閩南語」其間個別差異性,其實在金門縣議會第七屆歷次大會議程中,曾被多位議員列為問政重點議題,力陳「金門語」的起源歷史與其不可偏廢的種種理由,議長洪允典當下特別要求金門縣政府在「中央政府」不重視的處境下,理當應更加重視「金門語」傳承教育,務必落實地區中小學教育紮根工作,方能解除「金門語」失傳危機。

「金門語」是閩南方言的次方言,其語源是偏泉州音的同安腔,與「台灣閩南語」、「漳州語」與「廈門語」等卻有著明顯若干差異,尤其也具有金門特有的地方腔,更是自成一格。金門縣議會咸認政府推動語言文化政策,理應平等對待族群,不應讓國人覺得國家政策有政治操弄疑問和忽視地方特色差異,如此則有違國家語言政策揭櫫「族群和諧」與「尊重各族群語言使用習慣」等基本立法精神。

對於這樣完全不尊重金門人的國家語言政策,議長洪允典表達嚴正抗議,他說,國家語言政策給了馬祖居民高達7種口語名稱,但金門人的金門話竟然完全沒有一席之地,實在是太欺負金門人!

洪允典表示,之所以訂定國家語言政策,目的是為了傳承及振興各族群的母語,但未來金門人使用的金門話卻只能稱為「台語」,原本極具獨特性的「金門語」反而消失不見,完全違反文化部高舉的「族群和諧」、「尊重各族群語言使用習慣」等基本精神。

洪允典說,語言攸關族群情感認同,金門人講的話當然就是金門話,洪允典強烈要求文化部重新檢討國家語言政策,將金門話納入國家語言政策,維護金門人的尊嚴。

金門縣議會籲請行政院尊重教育部課綱研議之專業性與主體性,教育部亦應堅守教育專業,《課綱》本土語言名稱應該有整體考量,若教育部同意以「台語」或 「台灣台語」取代原先的「閩南語」,即應比照馬祖的閩東語,保障「金門語」獨立的名稱與地位,才是良策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