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麵人公仔暑假列車帶來親子歡笑 巫俊德致力傳統技藝歷久彌新

觀傳媒 報導
觀傳媒 報導
▲每一生肖年到來,巫家捏麵館總會精心設計各項本命年的可愛造型捏麵公仔。(圖/記者周厚賢攝)
▲每一生肖年到來,巫家捏麵館總會精心設計各項本命年的可愛造型捏麵公仔。(圖/記者周厚賢攝)

【記者周厚賢/彰化報導】一項由巫家捏麵館受文化部及彰化縣文化局資助的「彰化縣巫家捏麵館文化提升計畫」活動,特地在2023年暑假期間以捏麵文化列車 彰化縣26鄉鎮巡迴展的方式帶給小朋友與家長感受傳統民俗技藝的魅力。其中於員林場次舉辦的活動更是吸引滿滿親子報名,在員林美術館三樓視聽室體驗創意與美感的樂趣。

▲巫家捏麵館於暑假期間以捏麵文化列車在彰化縣26鄉鎮巡迴展的方式帶給小朋友與家長感受傳統民俗技藝的魅力。(圖/記者周厚賢攝)
▲巫家捏麵館於暑假期間以捏麵文化列車在彰化縣26鄉鎮巡迴展的方式帶給小朋友與家長感受傳統民俗技藝的魅力。(圖/記者周厚賢攝)

十多年來將12生肖以捏麵方式展現在全縣26鄉鎮巡迴展出的巫家捏麵館館長巫俊德表示,在美國陶土捏塑是被認定最有效益的幼兒園啟蒙教育。因為捏塑有色彩、造型及創意等學習效用,再加上捏塑對小朋友手指靈巧運用有相當大的幫助,所以雖然捏麵藝術在台灣傳承百餘年至今仍歷久彌新,就是因為造型千變萬化的特色吸引各世代的小朋友喜好。巫俊德本人在接下家中的事業後,更致力將捏麵藝術發揚光大,不僅成為國內珍貴的民俗藝術資產;更在近幾年受到世界的青睞而受邀,讓他帶著捏麵人到世界各國巡迴展出。

▲在巫俊德館長巧手捏塑之下,各種可愛亮麗的捏麵造型唾手可得。(圖/記者周厚賢攝)
▲在巫俊德館長巧手捏塑之下,各種可愛亮麗的捏麵造型唾手可得。(圖/記者周厚賢攝)

說起捏麵人的構成元素,巫館長教導小朋友與家長主要的成分是用麵粉加糯米粉,捏出生肖及卡通圖案。以往早年的製作者總愛以「捏糯米尪仔」的名稱,展現這項技能與生活上的食關係甚密,後來雖改為以「捏麵人」這個名稱的稱呼,但造型多已偏向於小朋友喜愛的動物或是動漫造型為主。尤其在巫家捏麵館在溪湖鎮致力推展及巫俊德館長不辭辛勞到各學校、社團的教學下,捏麵人這項非常具有民族色彩的傳統技藝制仍能深受大人、小朋友的喜愛而源遠流傳。

▲捏塑捏麵人對小朋友觀察立及手指靈巧運用有相當大的幫助,所以雖然捏麵藝術在台灣傳承百餘年至今仍歷久彌新。(圖/記者周厚賢攝)
▲捏塑捏麵人對小朋友觀察立及手指靈巧運用有相當大的幫助,所以雖然捏麵藝術在台灣傳承百餘年至今仍歷久彌新。(圖/記者周厚賢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