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生死壓力大 國民法官模擬趨向「輕判」殺人案?

2023年國民法官審判將改採「卷證不併送」,也就是法官不會在審判開庭前看到卷證資料,避免形成心證、影響判決,但這對檢辯雙方來說會是一大挑戰,因為要讓素人法官,在短短的審判開庭期間,從白紙一張開始釐清案情,又要能聽懂專業艱澀法律用語,絕非容易的事。若對案件沒有十足的理解把握下,或是缺乏辨識證據的專業能力,面對攸關生死的審判壓力,一般老百姓真能扛得住嗎?我們過去常能聽見不少輿論批評台灣司法崩壞、恐龍法官輕判,但當你我都成為能掌握被告生死的那個人,想要給予重判、甚至死刑, 就不會再是簡單說說的事。

義謙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尤伯祥點出:「那我現在如果要下定決心,判你一個無期徒刑,判你一個死刑,那麼我的意志要強到什麼程度呢?對於法官來講、職業法官來講,這是一個永遠的難題。那同樣的,對於國民法官來講,這也是一個難題。」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蕭永昌則指出:「目前的模擬的結果,絕大多數國民法官的判決都是判得,比原本的那一件判的得更輕,趨於保守這件事情,我覺得會是一個人性,就是因為大家會、不想要自己成為一個製造冤案的那個劊子手。」當設身處地,輕判,不再是「恐龍法官」的專利;當你我手中掌握生死權力時,重判,就不再是簡單說說的事,就算殺人,也有可能獲判無罪。

2015年一起台中傷人案,一中商圈香腸攤商沈聯旺涉嫌以鐵鎚重傷女友,調查後才發現,他早在2005年就下過毒手,下藥殺害前女友,2021年最高法院依殺人罪判有期徒刑15年定讞,不過一年後,在國民法官模擬法庭上,他,獲判無罪。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蕭永昌:「 我們雖然有很多的間接證據,可以一個證據補足一個證據的缺,最後把它拼成一個事實,但是可能國民法官還是覺得說,你就是少了最關鍵的那個部分,他們會覺得還是要直接證據……」(完整版請觀看影片)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更多《鏡新聞》報導
杜絕恐龍法官 推「國民法官制」
怕聽嘸 檢辯特訓學做簡報說「人」話
素人法學專業不足 「權威效應」素人難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