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碳大戶的意外財

新聞提要■碳配額原意在於幫助歐洲排碳大戶適應碳交易,但配額發放量超過需求令他們反而大賺一筆。

精句選粹■Big european polluters reap carbon windfall. Years of free credits gave businesses surpluses that many sold when prices soared.

為了協助企業適應碳交易市場機制,歐盟多年來給予排碳大戶免費的碳權(carbon credit,又稱碳配額)。但俄烏戰爭爆發令碳權價格水漲船高,許多企業把握此機會賣掉手中多餘的碳排額度,因而賺得一筆意外之財。

綜合財報數據顯示,一家西班牙油氣公司、一家羅馬尼亞鋁生產商與兩家芬蘭工業巨擘去年合計賣出價值近1.2億歐元碳權。多數公司不會主動揭露碳權銷售資訊。

歐盟的「碳排放交易系統」(ETS)是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的體制,要求高污染企業必須購買碳配額,為自己排放的二氧化碳付出代價。歐盟近日設下更宏大氣候政策,打算逐步淘汰免費碳權措施。

據歐盟執委會報告顯示,ETS管制超過9千家的電力生產商、製造商與航空公司等,涵蓋全歐盟約36%碳排量。

去年碳配額交易創新高

數據供應商Refinitiv資料顯示,歐洲去年逾92億個單位碳配額(一公噸碳排放為一個單位)易手,交易規模創下7,510億歐元的歷史新高。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布報告指出,過去十年來,高污染企業共獲得價值近1千億歐元的免費或便宜碳配額。但政府慷慨的補助政策卻帶來反效果。

這些碳配額原意在於幫助水泥與鋼鐵製造商等企業適應新制度,但配額發放量遠超過他們需求。另一個用意則是避免企業將工廠等設施移往減碳規定較寬鬆的國家。

公部門訓練中心Joint Vienna Institute經濟學家米利謝爾(Laurent Millischer)收集數據顯示,從2005年~2021年止,260多家企業獲得近7.02億個單位多餘碳配額。

俄烏戰爭導致碳權飆漲

WWF指出,2013年~2021年歐盟碳權價格每公噸平均14歐元。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爆能源短缺危機,迫使電力公司燃燒更多煤炭以因應發電需求,這意味著他們得購買更多碳配額以抵銷增加的碳排量。受此因素影響,每公噸碳價飆高至近100歐元。

於此同時,部分工業公司面臨需求下滑開始削減產能,然後將他們手頭剩下許多用不到的碳配額變現。以芬蘭紙業巨擘Stora Enso Oyj為例,該公司去年取得1.6億歐元的免費碳權,賣出約5,900萬歐元的碳配額。

但反對人士表示,企業獲得免費碳權便無心減碳,這將導致碳市場機制成效大打折扣。歐盟執委會數據顯示,從2013年至2021年,工業公司(免費或補助碳配額主要受惠對象)碳排量跌幅低於12%,相較之下,須全額支付碳價的電力公司碳排量大跌41%。

另一方面,歐盟部分國家同時為工業公司提供能源補助,羅馬尼亞鋁生產商Alro便是其中一例。該公司不僅賣出逾1千萬歐元碳配額,同時獲得高達1.63億歐元政府補助。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廣達擴產 加碼美國投資
徐秀蘭:能源政策明確 就能拚出產業需要的電
12檔補漲股 外資買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