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臺北文青景點 品味單純美好

記者李佩玲/專題報導

臺北市擁有許多充滿故事與人文歷史的文青風景點,如「北投中心新村」、「剝皮寮歷史街區」、「臺北琴道舘」,以及「新芳春茶行」等,值得旅人們放慢腳步細細探索;不妨選個空檔前往,品味單純美好的文青小日子。

北投中心新村 歷史感十足

北投除了有熱氣蒸騰的溫泉、發思古幽情的百年建築之外,還有著全臺唯一的溫泉軍醫眷村。別具歷史意義的「北投中心新村」,為全臺北市唯一全村保留的眷村,日據時期日本人因溫泉的療效而在此處興建轉地療養所,光復後改設為國軍醫院,並以中心新村做為醫護人員的眷村。中心新村不僅擁有全臺唯一的眷村溫泉公共浴室,建築類型集合日移眷舍、婦聯會興建與軍眷自建眷舍等於一地,形成獨特的聚落樣貌,且眷村裡的房子大多坪數小、規模不大,紅磚矮牆與狹小巷弄是中心新村最大的特色。來到中心新村,你可以漫遊於眷村巷弄中,探訪早期眷村故事,或是拿起相機捕捉充滿歷史感的畫面,感受濃濃的眷村氛圍。

交通資訊:搭乘捷運至北投站,轉搭小22、小9等路線公車,於新民國中站下車,步行即可抵達;搭乘捷運至新北投站下車,步行即可抵達。

周邊景點: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北投溫泉博物館、新北投溫泉區、軍艦岩親山步道、北投文物館、新北投車站等。

萬華剝皮寮 保留清代街型

穿梭在臺北市萬華區的老舊巷弄中,有一處名為「剝皮寮」的老街區,這裡依然延續著百餘年前清代街道的風貌,紅色磚牆、拱形騎樓及雕花的窗櫺,處處呈現典雅樸實之美。「剝皮寮歷史街區」位於龍山寺旁,康定路、廣州街及昆明街口,街區內除規劃有鄉土教育中心,陳列展示早期房屋結構與建築材料,以及早期藥包、輾藥器材等珍貴文物外,街區上也保存了相當完整的清代街型、清代傳統店屋,如日祥旅社、鳳翔浴室、秀英茶室等。走進剝皮寮,彷彿進入時光隧道,見證艋舺市街的發展;為讓來訪遊客帶走在地特色深刻印象,近年來,剝皮寮歷史街區也利用各空間用進行相關藝文特展、電影推廣等,展現剝皮寮的獨特魅力,成為不少文青喜愛造訪的景點之一。

交通資訊:搭乘捷運至龍山寺站下車,步行即可抵達。

周邊景點:艋舺龍山寺、新富町文化市場、西本願寺廣場、青草巷、西門紅樓、學海書院、華西街觀光夜市等。

臺北琴道舘 全臺唯一琴博物館

臺北市中正區齊東街日式宿舍群約建於1930年代,為日據時期興建的日式傳統住宅,初為幸町區職務官舍群,光復後編為臺銀宿舍群,建築內、外部空間保有日式宿舍建築特色,具當時都市住宅群落特徵,深值保存價值。其中,位於53巷的「臺北琴道舘」,為格局最完整的宿舍,也是全臺唯一的琴博物館,在和洋折衷式的臺北市市定古蹟建築裡,注入了有千年歷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古琴藝術。目前臺北琴道舘由中華古琴學會經營,舘內除詳細介紹古琴文化及演變,讓民眾了解古琴為何,還提供古琴體驗課、書法、武學以及茶道等文藝課程講座,喜愛古文化藝術的民眾千萬別錯過。

交通資訊:搭乘捷運至忠孝新生站下車,步行即可抵達。

周邊景點:中正紀念堂、紀州庵文學森林、臺灣文學基地、臺北植物園、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等。

新芳春茶行 融合東西風格

位於大稻埕、興建於1934年的「新芳春茶行」,是由大稻埕茶商王連河所興建,建築特色鮮明,融合東方的閩南式風格與西方的仿巴洛克洋房設計,三開間三進三層樓的格局氣勢非凡;門面是茶行店鋪、第二進茶倉庫,第三進則是當年烘焙製茶的工廠,當時的王家就居住在3樓的起居室裡,可以窺見當時茶業興盛之時,大戶人家的生活日常。時至今日,新芳春茶行仍保留最原始的面貌,來到新芳春茶行,不僅能了解早年茶業在臺灣的發展史,也可透過古老的篩茶、切茶等機具,以及烘茶的焙籠,了解茶葉生產運作的過程,若時間允許,還能在茶行內點上一壺茗茶,在偌大的窗櫺下,咀嚼一本好書,享受悠閒的午後時光。

交通資訊:搭乘臺鐵至臺北火車站,轉乘641、274、669等路線公車,於民生西路口(大稻埕碼頭)站下車,步行即可抵達。

周邊景點:赤峰街、大稻埕辜宅、大稻埕碼頭貨櫃市集、寧夏觀光夜市、大稻埕戲苑、霞海城隍廟等。

紅磚矮牆與狹小巷弄是北投中心新村最大的特色。 (取自臺北市文化局網站)

北投中心新村內展示著早期眷村相關歷史文化。(取自臺北市政府網站)

剝皮寮歷史街區依然延續著百餘年前清代街道的風貌。 (取自臺北旅遊網)

臺北琴道舘是全臺唯一的琴博物館。 (取自臺北市文化局臉書粉絲專頁)

位於民生西路上的新芳春茶行,外觀保留完整歷史風華。 (取自臺北市政府網站)

來到新芳春茶行可點上一壺茗茶,在偌大的窗櫺下,咀嚼一本好書,享受悠閒的午後時光。(取自臺北市文化局臉書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