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軌國際永續議題 體育署從運動賽事、設施著手

(中央社記者黎建忠台北8日電)體育署今天邀請BSI英國標準協會台灣分公司技術長鄭仲凱,針對未來責任運動賽事的永續議題上課。體育署長鄭世忠表示,將來在運動賽事、運動設施上,會有投入更多減碳因素。

過去這幾年來,國際單項運動總會都有對每個國家協會舉辦的國際賽事融入「永續經營」的概念,這跟聯合國推動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息息相關。

台灣已經成立碳權交易所,更計劃2050年做到淨零排放的目標,體育署也積極思考,要如何讓體育政策和減碳、碳權、碳匯、碳中和等國際趨勢互相結合。

鄭世忠在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道,政府推動的碳交易就要上路,「因此我希望署內的一級主管也要有這樣的觀念,未來在審核協會的賽事補助、運動設施的補助時,才可以灌輸各單項協會或縣市政府這樣的理念。」

鄭世忠提到,「早在2年前自己因為萬金石馬拉松接待世界田徑總會的官員時,就接觸到減碳的要求和觀念,因此上任之後就一直想說要怎樣可以跟國際接軌。」

鄭世忠強調,由於1次性的運動賽事無法申請碳權,但仍舊可以打著減碳賽事的招牌,吸引更多企業主投入贊助;至於運動設施的建設上,就可以擁有碳權,未來這些碳權拿去交易,也可以當作收入的一部分。

未來體育署在補助各縣市的運動設施時,就可以將建築物有無減碳的做為,當作補助的審查標準之一。鄭世忠說:「譬如說風力發電、太陽能板、燈光用LED燈都可以,這樣碳權也可以拿來變成收入來源,也能符合政府的減碳政策。」(編輯:陳政偉)11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