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軍事衝突風險是重中之重

時值端午連假但國防國安絕對沒有假期!2020年以來,光是媒體報導就有15次中共戰機進入我國防空識別區事件,而且其中有8次是在6月分2周內頻繁發生。近期又傳聞中共有意在南海畫設防空識別區。中共解放軍動作頻頻,既是針對我國,但更著眼於北京的亞太區域戰略布局。我政府與社會必須審慎應對,但媒體與論者也不宜因此宣傳恐慌。

第一、認識中共戰機近台對我國防安全的效應,首先要釐清領空(Airspace)或防空識別區(ADIZ)的差異。「領空」是國家領土與領海(12海哩)上空的空域,若共軍非經許可深入我國防空識別區並迫近我領空,絕對是嚴重的軍事挑釁甚至可能開啟戰端。相對之下「防空識別區」則是較籠統的概念而且沒有國際法的效力。一般而言,ADIZ畫設國會要求他國飛機進入識別區前提報飛行計畫和辨識標誌,他國飛機進入識別區期間,ADIZ畫設國則會依據他國飛機動態評估風險程度,相應採取監控其通過或攔截驅離等不同措施。

據媒體資料顯示,我國畫設的防空識別區範圍,向西遠超過海峽中線甚至涵蓋中國大陸東南福建、江西與浙江省局部;北面則涵蓋東海往宮古海峽的必經之路,並同時與中共東海防空識別區、日本防空識別區局部重疊;南面則涵蓋南海與巴士海峽北部並與菲律賓防空識別區接壤。

換言之,不論是共軍戰機在中國大陸東南的行動,或是共軍戰機自台灣北部經宮古海峽或自台灣南部經巴士海峽穿越第一島鏈進入西太平洋菲律賓海海域的行動,都必然在我國ADIZ警戒範圍內,但我方不可能期待共軍通報動態,或者在共機還在海峽中線以西或在中國大陸境內便前往伴飛、驅離。因此要完全拒止中共戰機進入我ADIZ有實務上的困難。

第二、中共戰機近台行動和東海、南海防空識別區的畫設,並不只是針對台灣,而是有更宏大的戰略目標。依據2017年《中共十九大報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的建軍目標是要在「2020年基本實現解放軍機械化、資訊化」,「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時把解放軍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具體戰略目標則是「反介入/區域拒止」,持續促進解放軍軍力投射範圍突破第一島鏈(日本、台灣、菲律賓等),甚至威懾第二島鏈(關島、馬里亞納群島等),形成解放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局部優勢。

在中共戰略目標下,解放軍執行「遠海長航訓練」的主要意圖不僅是以軍機、軍艦繞台威嚇我國;而是要建立現代化遠洋戰力,挑戰美軍和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權威。解放軍若能把美軍力量逼出第一島鏈退至第二島鏈,那麼東海、台灣與南海問題出現爭端時,美軍的介入能力與反應時間就會受到限制;而中共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政治和軍事話語權則更為強大。可預期,未來中共戰機進入我防空識別區經台灣南北兩端至菲律賓海海域巡弋的次數只會更頻繁。

在北京建軍目標還沒達到階段性成果前,除非出現「重大變故」否則不會貿然啟動戰爭。因此可將解放軍的動態理解為「有節制地」示威或對我方的壓力測試。我國可藉此機會檢視戰術反應能力和軍備妥善率,另方面,則應與可共享政治價值、區域利益的國際盟友如美日等國,發展更緊密的交流合作提升防衛能力。

例如,日前美國海軍陸戰隊發布《2030年部隊設計》文件將中共視為重要的競爭對手。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布朗則表示,美國空軍作戰整合中心(AFWIC)對未來美國空軍任務規畫的研究重點之一就是因應中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所帶來的挑戰。為促進我國與美日等盟邦的安全合作,我國行政與立法機關應有共識,加速推動相關政策法規與和軍備升級預算,以及與國防議題掛鉤的台美、台日自由貿易協議。

最後筆者也要呼籲,亞太各國軍事力量升級同時也代表著擦槍走火的風險升高,審慎控制軍事衝突風險是重中之重。軍方有責任監控潛在威脅,但也須拿捏發布共軍動態新聞的時機,以免造成國人心理疲乏而輕忽解放軍的威脅,或者因過度恐慌而造成社會民心動盪。更期待兩岸都願意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作者為前海基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