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世界記憶國家名錄 今頒發14案珍貴紀錄遺產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辦第三屆「世界記憶國家名錄」發布會,今日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盛大舉行,由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頒發獎牌予14案紀錄遺產(documentary heritage)之保管單位或保管人,表揚對紀錄遺產的保存、維護及推廣,並持續提升保存紀錄遺產之意識、擴大民眾對世界記憶的認知,鼓勵保管機關、民間團體甚及個人參與提報,以發掘保存更多珍貴的紀錄遺產。

文資局長陳濟民表示,名錄徵選比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推動世界記憶計畫(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me)的方式,每兩年定期辦理國家名錄徵選與發佈活動。自2017年推動世界記憶國家名錄徵選計畫以來,已完成三屆徵選活動,並登錄共計30項「世界記憶國家名錄」,包含官方檔案、民間記憶,也涵蓋臺灣過去從政治、社會、經濟、宗教、教育、原住民族、社會運動等發展變遷之重要文獻檔案,紀錄臺灣獨特的多元文化形成,重現民眾當代的集體記憶。

文資局說明,本屆登錄國家名錄的紀錄遺產計14案,數量較前兩屆多,類型也更豐富。有別於文化資產保存是以文物為指定標的,世界記憶計畫則以記憶的完整度為前提,將相關文獻、文物盡量納入共同的記憶群組中,讓記憶、文物和敘事的串連更加緊密、更具脈絡。

第三屆名錄包括對於信仰議題的延續,其中長榮中學、東門教會與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相關記憶有關;集雅軒文物則為北港地區民間信仰的關聯性,與第二屆的朝天宮文物形成更加完整的記憶內容。機關檔案方面則有「臺灣金銅礦務產業檔案」、「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等,為相關主題全宗性質的記憶。「臺灣電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影片及相關文物遺產」則為難得可見的影音項目。有關記憶名錄的持續積累方面,如第一屆的臺灣民主國文獻,與第三屆的「乙未之役文獻圖像資料」,也產生了具有互補與對話性質的記憶。另外,也收錄具特色的區域性乃至家族史料,如「霧峰林家花園林獻堂博物館文物收藏」、「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文物暨影音典藏」,以及反映高雄六龜地區番界內外交易互動的「六龜洪稇源商號及洪家史料文書」,甚或相當具有地方戲曲特色的「臺灣皮影戲團劇本」。

文資局也同步規劃五場以世界記憶為主題的論壇,邀請專家學者出席,盼透過不同領域的彼此交流,讓國人深入了解臺灣文化內涵與具世界性的重要價值。詳細活動資訊請上文資局官網及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