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兒少暫時避風港 臺東家扶寄養家庭經驗分享

為號召更多家庭投入寄養行列,臺東家扶中心舉辦分享會,邀請寄養家庭現身說法。
為號召更多家庭投入寄養行列,臺東家扶中心舉辦分享會,邀請寄養家庭現身說法。

據統計,全國兒少家外安置有32.6%的兒少安置於寄養家庭,臺東縣比例約為45%,兒少安置需求高,但寄養家庭戶數持續減少,臺東家扶中心舉辦分享會,邀請寄養家庭現身說法,讓大眾更瞭解寄養服務,號召更多家庭投入寄養行列,讓需要幫助的兒少能有暫時且安全的避風港。

 

為將原生家庭美好的成長經驗傳遞給更多人,王志仁、胡惠英夫婦投入寄養服務3年多,胡惠英說,年幼時在爺爺奶奶的陪伴下,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希望這份美好代代傳承,隨著自己的孩子漸漸長大,她在心裡埋下一個種子,「我可以用自己照顧孩子的經驗,幫助需要的孩子,愛自己的,也愛別人的。」

 

成為寄養家庭,胡惠英經常感到沮喪,她說,幫孩子建立能力或習慣,耗時費力,而且不見得看得到成果,會讓人感到自責、無力,甚至導致夫妻失和,而寄養服務就像接力賽,要學會交棒,適時照顧自己,也要學會接棒,遇到任何挑戰都要不斷學習,「我們不是神也不是專家,承認自己的不足,才能突破。」

 

胡惠英說,家扶為寄養家庭規劃課程,可幫自己充電,成為更好的大人,也透過夫妻間的分享,覺察自己、了解他人,提供一個溫暖的家庭,滿足孩子陪伴的需求,營造學習環境,孩子的自理能力、閱讀力與創造力都會慢慢提升,「沒有很厲害說要改變世界,我只是知道做好的事情,那個感覺還不錯。」

 

臺東家扶主任鍾澤胤表示,根據衛福部社家署統計至2020年底,全國兒少家外安置中,有32.6%的兒少安置於寄養家庭,臺東縣比例約為45%,需要安置的兒少需求很高,但無論機構、居家托育或寄養家庭都面臨照顧人力不足,期待更多民眾加入寄養服務行列,為縣內需要幫助的兒少提供穩定的照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