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好聽的音樂就是良藥 中醫師攜手心理師合著《三梯式入門的中醫音樂治療學》

高雄市信安中醫院院長張原福與資深諮商心理師女兒張逸芃。(張原福醫師提供)
高雄市信安中醫院院長張原福與資深諮商心理師女兒張逸芃。(張原福醫師提供)

聆聽自己喜愛的音樂,可分泌「快樂荷爾蒙」,降低「壓力荷爾蒙」,達到忘憂、消愁、忘記疼痛的功效。中醫五大類音樂劑型曲目, 臨床應用在壓力性病患與精神情緒疾患的患者無論是瞬間或長期穩定的「平靜+ 安定+快樂+滿足」,確實可見其療效。

高雄市信安中醫院院長張原福與資深諮商心理師女兒張逸芃根據長期臨床的經驗共同著作 《三梯式入門的中醫音樂治療學》,提供三梯式中醫五大類音樂劑型做為情緒調節器,近日由白象文化出版並上架流通。

張原福與在紐約及台灣執業的女兒張逸芃同樂於將中醫五大類音樂劑型曲目融入於診療中,用以舒緩壓力性病患與精神情緒疾患,而一般民眾也可達到靜心凝神、安樂自在的效果,並減少個人的醫療支出。

張原福表示,中醫音樂治療學是以中醫五大類音樂劑型為主的輔助醫學,《黃帝內經》認為「五音入五臟」,即角徵宮商羽五音能入肝心脾肺腎五臟。中醫音樂療法包括「四季音樂+五行音樂+七情音樂」等的綜合。

所謂中醫三梯式階段的音樂治療學,包括「教科書篇」:是整本內容的精神所在,第一梯式階段:「音樂會篇」是將中醫的五大類劑型分27次音樂會敍述。第二梯式階段:32種樂曲的各別精編。第三梯式階段:所屬喜愛樂曲的混編。

本書依類型與階段介紹多樣豐富的音樂曲單,讓不諳音樂的民眾也能快速進入中醫的音樂療法,達到「上工治未病」的預防效益和「聽曲消愁勝於服藥」的效果。另外,本書也可與張原福父女合著的姊妹作《中醫的琴畫旅遊處方》(白象待出版)一併參考。

《三梯式入門的中醫音樂治療學》封面與折頁。(記者黃福鎮翻攝)
《三梯式入門的中醫音樂治療學》封面與折頁。(記者黃福鎮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