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水產養殖新利器 中正大學研發竹炭益生菌配方

竹炭具有除臭和過濾水中雜質的特性,國立中正大學與嘉義在地水產養殖業者合作,成功研發竹炭益生菌配方,用以改善白蝦養殖池水質,並能增加入收成。目前已經申請專利,未來可望應用在漁電共生,創造循環經濟。(龐清廉報導)

水產養殖業者傳統上都會用『生物絮』技術淨化水質,也就是將益生菌這類微生物養在明礬的膠體物質上,再放流到水體中。但因明礬含有鋁化合物,儘管毒性不強,但吸附游離微生物時也可能吸附其他重金屬,長期累積恐對人體、環境有害。

國立中正大學研究團隊從4年前開始推廣益生菌生態淨水,進而運用竹炭特性,開發出易操作、低成本、可用於水產養殖淨水的「竹炭益生菌配方」。

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王少君教授表示,竹炭是常見的生物炭,擁有相當多的微奈米孔,孔隙大小和分布都特別適合益生菌生長,研究團隊將竹炭磨成炭末溶入液體,經由實驗調配比例,發現不到一週,微生物成長數量比傳統用明礬培養還來得快且更稠密,最重要的是不會有吸附重金屬的問題。

經與嘉義在地5位白蝦養殖業者合作,實地施用後,養殖業者的白蝦存活率大幅提高、品質好,收穫成數將近四成,更是其他養殖戶的一倍。另外,應用於台灣鯛、烏魚、文蛤、虱目魚等魚種,都有顯著效果。

這項技術目前已申請專利通過,未來可應用在漁電共生場域。同時,研究團隊近期在台灣糖業協會的資助下,增加竹廢材回收再利用效能,也能讓經濟效益更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