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時鐘基因 3學者奪諾貝爾獎

中國時報【陳文和、鄭郁蓁╱綜合報導】 舉世矚目的2017年諾貝爾6大獎項得主2日起陸續揭曉,首先出爐的是「生理學或醫學獎」。霍爾(Jeffrey C. Hall)、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與楊恩(Michael W.Young)3位美國科學家,因發現了控制「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一般稱為「生物時鐘」)的分子機制而同獲殊榮、分享9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300萬元)獎金。 國內睡眠醫學專家表示,霍爾等3人的成就打破過去認為人類白天工作、晚上睡覺是和環境有關的說法,證實是透過基因轉譯蛋白質來調控人類的生理時鐘,證實「夜貓子」、「早起的鳥兒」等事實上是天生的,為生物節律學、睡眠醫學奠下基礎。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洛林斯卡學院「諾貝爾委員會」指出,霍爾、羅斯巴什與楊恩3位科學家的研究,使我們得以一窺生物時鐘的堂奧,並瞭解其內在運作機制。 3位諾貝爾桂冠新得主目前都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們先前曾於2013年共同榮獲邵逸夫生命科學及醫學獎。3人的研究在1984年取得第一個突破:他們發現若改變果蠅體內一組特定基因,其晝夜節律就會隨之改變。該組基因被命名為周期基因(period gene)。此一發現揭示了生物時鐘是由遺傳基因決定。 彰化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秀傳睡眠中心主任詹博棋表示,霍爾3人的發現,將人類過去只能從睡眠周期的表現做研究,突破到基因的層次,指出有的人較適合日夜顛倒,或不需要睡太多,其實都是天生,受基因轉譯蛋白質所主宰,而非受到環境改變而影響,推翻過去的觀點。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治醫師李信謙表示,調控人類生理時鐘基因轉譯的蛋白質,就像發動機觸動人體內的細胞連鎖反應,擴大到器官、神經組織等,透過此機制也可解釋部分疾病的症狀。而霍爾等3人選擇果蠅找出控制生理時鐘的分子機制,是因果蠅的基因相對單純,人類基因雖複雜,但這套分子機制一樣適用人類生理時鐘的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