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曉」是快樂的殺手

疫情期間,衣食住行中,最不方便的是吃,僅只有少數的餐廳允許入內用餐,還必須用壓克力板隔開來坐,大大減少了共餐的樂趣。不過因為必須大聲說話,讓我聽到了一個有趣的話。  

鄰桌有三位年輕女士在吃麵,一個說:以前,他約我看電影,我都拖三天才給他答覆,但只要我答應,他就欣喜欲狂,高興的不得了,讓我很感動,以為他是真心愛我。現在我們結婚才半年,他的態度便180度大轉彎,不但不再感激我陪他出去,還要我提議,他才想到,你說氣不氣人?

其他二人立刻七嘴八舌的講她們的經驗,結論是男生都是這樣,到手了便不珍惜,結婚前,稍微暗示一下,生日禮物就送到,結婚後,得交代,才會有……,聽她們抱怨,我心想男生背黑鍋了,其實這是大腦的問題,更是腦中的多巴胺在作祟!

談戀愛時最快樂,結了婚,沒有了預期和驚喜,快樂也就少了,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談戀愛時最快樂,結了婚,沒有了預期和驚喜,快樂也就少了,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期待比得到更令人高興

演化使大腦只注意新奇、會動的東西,因為這種東西可能會致命,所以必須要注意,而熟悉的東西不會害你,因此常常視而不見。多巴胺是大腦中的正向神經傳導物質,當高興時,它會被分泌出來。不過最近研究發現,期待可能比實際得到更讓人高興。

這個實驗是燈光打亮,讓猴子知道實驗要開始了,這時牠去按桿,就有一顆葡萄乾掉下來給牠吃。牠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使牠期待下一次的燈亮。實驗發現,葡萄乾還沒有掉下來時,多巴胺分泌的量比掉下來牠吃到時還多。原來預期才是快樂最大的原因。

難怪蘇東坡會說「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歸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預期要出遊都很興奮,真正去到了,也不過如此。

這是為什麼談戀愛時最快樂,結了婚,沒有了預期和驚喜,快樂也就少了。

不確定性才是驅動行為的最大動力

這個實驗的第二步是在猴子學會按桿和獎勵的聯結後,改變獎賞方式,現在只有50%的機率有葡萄乾吃了。結果發現,不確定會不會掉葡萄乾時,多巴胺的量比先前每次都有時還更多。

原來預期還不夠,還得有不確定性才夠刺激,這個不確定性才是驅動行為的最大動力。難怪台語老歌唱人在談戀愛時,連墳墓都敢去。

中國人講究含蓄的美,以前的新娘子要蓋紅頭巾,美人要猶抱琵琶半遮面,中國的老房子進門先有個屏風,若隱若現最迷人。

曾經有人批評美國的《花花公子》雜誌不應放全裸的兔女郎照片,因為那讓人一眼就看到底,沒有了想像力。

原來「揭曉」是快樂的殺手,答案出來了就無趣了。唉,人性!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文章:
心快樂 身才會健康
轉念讓你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