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地底危機│南橫地質脆弱崩塌 土石流監測預警

南橫公路地質脆弱、水文複雜,從921大地震、莫拉克風災,一直到花蓮強震,一路記錄著大地創傷。當年的小林村災難,也促成政府大規模調查大規模,也設立土石流警戒的監測系統,跟著鏡頭,了解南橫公路的傷痕與哀愁。

南橫公路海拔2,300公尺處,武雄橋,橫跨野溪溪谷,記者陳怡臻:「台20線的132公里處 ,這裡是舊的武雄橋的路段 ,再往前走一點 ,可以看到有將近50公尺的路面,已經被坍方的土石給掩埋。」

約6萬立方公尺的土石,是0403花蓮強震的新坍塌處,舊橋上方是舊崩塌地,水文複雜、地質脆弱,甲仙工務段段長鄭敏華:「這邊,我們現在還是看到它,持續會有一些土石崩落下來,這些是當時莫拉克造成的,在莫拉克之前,我們是推敲,在921(地震)的時候,整個山體已經有受創,極端的降雨之後,破壞原本的武雄橋。」

1999年921地震,南橫山區土石鬆動,而十年後的莫拉克颱風,大雨灌入引發多處大崩坍,12年間 台20線累積超過300多起道路或橋梁災情,中斷、修復,無限循環,花了13年修復才重新通車,這一次花蓮強震也面臨挑戰!甲仙工務段段長鄭敏華:「梅山明隧道當時(莫拉克颱風),因為這整個崩塌是非常大的,大概有18個足球場面積這麼大,整個從稜線那邊,一直往下崩落的不穩定區塊,像這次地震的話,這些山體比較脆弱,它還是會崩解一些土方,這明隧道就像鐵布衫、金剛罩一樣,就保護整個公路韌性的提升,避免這邊一直不斷重複致災。」

就像新的武雄橋,採大跨度橋梁設計,避開脆弱溪谷,也躲過地震坍塌,甲仙工務段段長鄭敏華:「南橫的復建就是一個原則,避開崩塌地,保留原來的森林。」

避讓的原則,還給山林自我修復空間,安息在這片大地的,還有莫拉克風災罹難的小林村民。當年獻肚山崩塌,有人歸咎於越域引水炸山,也有人認為與921地震有關,因為地震後土石鬆動,大雨容易引發二次災害。成大防災中心前主任詹錢登:「我們對921大地震的影響分析過,前5年的影響最嚴重,第一年是最可怕,921大地震 跟 獻肚山崩塌 ,其實差了10年 所以我們可以說是,小林村的事件,觸發因素是來自於降雨。」

小林村事件後,政府進行大規模崩塌監測,成大防災中心也參與,成大防災中心前主任詹錢登:「政府確實花很大心力,在做大規模崩塌的潛勢位置的調查,可是大規模崩塌根本就沒溝,就是一個塊體崩下來,但它可以從地質 地貌特質來找,是不是有可能發生崩塌,簡稱就是地文條件,做一些監測 做一些規畫。」

不論土石流或大規模崩塌監測,都有降雨量的警戒基準值,因為雨量是脆弱地形致災的原因之一,而這基準值,也因應事件調整,成大防災中心前主任詹錢登:「政府在警戒基準值的調整方面,有常態性調整,基本上一年一次,非常態性調整就是緊急事件,像地震之後,就屬於緊急事件,也要做一些調整,這個調整,我們都已經建構SOP。」

0403強震中,花蓮縣震度5強以上地區就增加約1400處新崩塌,將分成3類,一種是調升土石流風險等級,或臨近住戶有符合條件,就新增為土石流潛勢溪流,若短期無法治理,就納入震後土砂敏感區,防災監測關係著民眾避難時機,也記取歷史教訓,未來5年內,花蓮強震影響區,都面臨二次災害的威脅,不可輕忽!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毛正氣博士開講── "西北雨"怎麼來的?
彩虹之國淪苦土 南非選民盼投給"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