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地底危機│發現海床"霧濁層" 海研輔佐地震揭

0403花蓮強震發生到現在,已經快兩個月了,當天的主震,屬於「極淺層」地震,對東部近海的斷層,有帶來什麼樣的變動呢?中山大學研究團隊,出動研究船,首次記錄地震後海底出現揚塵,替海底斷層研究,開啟新的篇章。

成大地球科學系教授饒瑞鈞:「這次這個地震,主要能量釋放在海床裡面,(如果會裂開也會在海裡面),如果有的話 對 對。」

7.2淺層地震,海床是否有變化,科學家也好奇!新海研3號技術員江秉:「發現是淺源地震,其實當下就已經有預感,研究船會有心力投放在那邊,身為海洋的人 就是去做海洋的事。」

新海研3號總幹事林玉詩領隊,載滿研究員,乘風破浪,前往震央。新海研3號技術員江秉:「我們出去的時候,5級浪 6級浪 7級浪,就是照樣吐著也要做完,希望可以得到一些有意義的答案。」

相比日本311地震後,約一個月進行水文調查,團隊震後第6天就抵達震央。 入夜的海面上,分秒把握,布放電火花設備,找尋海床下,可能的斷層與變化。新海研3號技術員徐建成:「這是簡易式的"溫鹽深儀",在當下水層溫度跟深度,我們來反算出水中聲速。」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張詠斌:「研究船最重要的是它的科研設備,所有科研設備,會安置在船上不同位置,但是所有位置 會把所有訊號,會收回到電儀室裡面來。」

322公里的地形與底質測線、184公里的震測測線,逐漸描繪出海床上有著密密麻麻的土丘,每一個高度從數公尺到10多公尺都有。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張詠斌:「沿著靠台灣這一側 你看是排成這樣,看起來是有個 線性排列,比較偏向是沉積物堆積的型態。」

沉積物堆積的海底土丘,如何形成尚未解密,但海水層第一時間就有重要發現。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張詠斌:「地震搖晃之後 揚起來的,都是很細顆粒的東西,這些很細顆粒在水裡面有浮力。」

與當時發生的山崩揚塵類似,但海底發生的揚塵就叫霧濁層。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張詠斌:「想像就像沙塵暴來的時候一樣,我們會看到空氣中有一層,沙塵暴沿著地形 開始往前跑,這情況若發生在水裡面,大概就是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層,它所呈現實際的樣子。」

直到研究船5天後離開前都還沒停歇,霧濁層從溪流出海口的淺層一百公尺處,到外海的800公尺深,接近震央處,湍急黑潮約一千公尺,在那之下,到2700公尺處,也出現厚厚一層。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張詠斌:「從一千公尺以下開始 就開始發現,水裡面有比較多濁度的產生,這些濁度的產生 比較像是,大家可以想像 三明治一樣的構造,就是會一層乾淨的 一層濁的,一層乾淨的 一層濁的,表示會有很多沉積物,會順著水層 開始往外。」

這是台灣首次直擊海底強震後的霧濁層,也是解開海底強震歷史的關鍵紀錄。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張詠斌:「過去做這種古地震,過去發生的這種海底山崩,或是地震造成事件,要嘛就是從岩心的研究,你有沒有看到這裡很多,像千層派一樣的結構,比較黑色的那層 就是比較粗顆粒,就是事件造成的"濁流事件",所以你看在這岩心13米裡面,總共有700多層。」

過去只能鑽岩心回推海底強震的發生,如今地震後的霧濁層,是直接的科學證明,持續進行中的研究,更要見證岩心分層的過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張詠斌:「我們會直接在這個地方,丟一個沉積物收集器,預計要放半年,去收水裡面掉下來的懸浮顆粒。」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古巴最炎熱5月 夏季提前又逢停電
愛要說出口!李誼鋗的悄悄話

看更多相關新聞
地震!8:32東部海域規模4.9 最大震度宜蘭4級
花蓮秀林凌晨5.5地震!半個台灣有感 氣象署:屬0403餘震
凌晨地震該怎麼辦?氣象署教「1動作」籲:別摸黑走動
花蓮403餘震嚇跑遊客 知名旅宿宣布7月1日起停業
振興今上路 花蓮端午連假住房率慘兮兮

◤家裡都該備一個防災地震包◢
九合一隨身避難包 防震防颱都適用
防砸、防火救命頭套 日本每戶都有
賑災物資募集中!助花蓮受災戶度難關
多功能警報器 120高分貝一拉即響
可夾式手電筒 免手持、逃生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