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擺之星2-1】跳脫Swing框架在海外研習追求自我 多元舞者Jason

【搖擺之星2-1】跳脫Swing框架在海外研習追求自我 多元舞者Jason 255
【搖擺之星2-1】跳脫Swing框架在海外研習追求自我 多元舞者Jason 255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台灣搖擺舞者許閎傑Jason,在Swing搖擺舞界擁有將近十年的跳舞經驗,於英國專攻人類學碩士課程,更成立自己的Podcast《Swing大小事》,關注Switch舞蹈、跳脫異性戀規範的舞蹈,以及Lindy Hop全球社群中更廣泛的LGBTQIA+問題,他特地從英國返台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人物採訪,帶讀者了解舞蹈多元與平權。

Jason更創辦了Switch Taipei舞蹈教室,以「You Define the Role」為主軸,致力分享Lindy Hop的樂趣,也關注它的文化和歷史,此外,在課堂中引入平等,他在當交換生時期,偶然的一次課堂,發現Swing搖擺舞的魅力,開啟舞蹈文化中的深入追求。

什麼是Lindy Hop搖擺舞?本篇專訪前的科普,Swing搖擺舞節奏復古、輕快,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無固定舞伴,該舞蹈有領舞者(Leader)與隨舞者(Follower)能透過舞蹈與新、舊朋友交流,隨著音樂擺動全身。而Switch講求「一支舞裡雙方自由變換Leader and Follower。」

Jason談及自己接觸Swing搖擺舞文化的歷程,他說,念國立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系時,到羅馬當交換學生半年,某次在學校健身房的課程裡發現一張復古海報,看見兩個人牽著手跳舞,「覺得很酷!」加上自己也很喜歡爵士樂,上課後越跳越喜歡,更幸運的是遇到舞蹈老師Valentino,她是義大利羅馬當地的舞者,曾經和搖擺舞教父級人物弗蘭克·曼寧(Frank Manning)一起教過課,於是待在羅馬學了三個月左右,老師也會和他分享Frank Manning的搖擺舞背景,離別前送一本這名舞者的自傳,相當寶貴的啟蒙導師。

【搖擺之星2-1】跳脫Swing框架在海外研習追求自我 多元舞者Jason 257
【搖擺之星2-1】跳脫Swing框架在海外研習追求自我 多元舞者Jason 257

環歐Swing舞蹈之旅 接觸Switch核心價值理念

Swing搖擺舞帶給你什麼價值,生活中影響什麼?Jason思索一番後,很肯定的回答「影響很多,非常的多。」對他來說,這是追求藝術的替代方案,由於大學想考戲劇系,沒有錄取,所以轉念師大,後來接觸Swing dance,發覺舞蹈可以成為追求表演藝術的另一條路線,並在學習與深入文化的過程中找到更多認同感,也隨著時間推進重新思考,自己喜歡Swing dance的理由。

「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投入在Swing世界。」Jason說,在2018年那年,滿腔熱血決定去歐洲三個月壯遊,目標是去理解當地跳舞、老師們的生態,如何以全職的搖擺舞老師維生,也思考回台灣後有沒有辦法落實。

於是,他在歐洲展開舞蹈突破之旅,到瑞典Herräng老字號的搖擺舞營隊,以及德國的Chase Festival,Swing界的大型活動裡進修。Jason說,在這兩個活動裡面得到很多啟發,但最後啟發是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個小活動Ceucvel Swing Dance Camp,是一個重點於Switch的活動,從2016年左右開始推行,一支舞裡面去交換Leader and Follower兩種角色。

起初,Jason說,參加Ceuvel的第一場派對時,單純抱持著平常心抵達活動現場,認為自己在這場舞會應該不會再次經歷「微歧視」,生理女Follower會來問要不要跳舞?預設他是Leader,心想歐洲國家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不料,踏出台灣跳舞,一樣必須得經歷同樣的感受。

直到在阿姆斯特丹(Amsterdam)的小活動裡,Jason詢問舞者是否願意跳一支舞時,對方給了一句話讓他意想不到,這名舞者說「好啊!你要跳哪一個角色?」一開始以為只是幸運,這個人很有Sense,沒想到場域的舞者們,不會去預設對方是Leader and Follower,在這活動裡感受到如釋重負的感覺。

後續Jason和主辦單位討論理念主軸,他發現,「最有趣的是兩個主辦,都不是酷兒(Queer),是一對情侶(Straight Couple),他們覺得Switch Dance是一件有趣的事,所以也想要推廣,不管你是不是酷兒或LGBT,或者異性戀(Straight People),在Switch Dancing裡,會變成一個自然而然的同性戀友好(Gay-friendly)場域,微歧視也就會減少。」

Jason接著說,2019年更被邀請,以Switch老師的身份回去教課,當中和一位法國越南裔的老師Jeff Tong在聊天時,從中被打開按鈕,「原來Switch Dance就是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色」。

跳耀歐洲城市的舞蹈世界之旅結束,Jason回到台灣,在2019年下半年正式創立Switch Taipei,他說,「覺得自己的角色更往倡議者、教育者前進,希望台北跳舞的社群,能創造一個場域,第一次進來跳舞的人,不需要經歷『微歧視』,或各種不舒服的過程,然後讓大家可以跳出自己的樣子。」

【搖擺之星2-1】跳脫Swing框架在海外研習追求自我 多元舞者Jason 259
【搖擺之星2-1】跳脫Swing框架在海外研習追求自我 多元舞者Jason 259

跳出殖民框架 探索搖擺舞中的非裔美國文化價值

在搖擺舞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有哪些?Jason提到了法國的黑人女舞者Marie N’Daiye,他形容Marie是國際搖擺舞蹈社群中的資深教師,以專業的態度參與教學、比賽還有研習,並在全球各地擔任評審。

與此同時,Marie也是Jason在英國就讀時的學姐,從2015年開始,Jason就開始留意到Marie的舞蹈風格,雖然一開始對其摸不著頭緒,但在2018年歐洲舞蹈之旅後,透過深入了解文化和歷史脈絡,他對搖擺舞又產生了嶄新的理解。

「通過重新認識美國的殖民歷史,再從去殖民的角度,重新理解歷史,最終會重新認識搖擺舞,突然間看懂了一些過去難以理解的部分。」Jason強調,同樣的舞蹈,在不同的歷史脈絡下,特別是在殖民歷史的影響下,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美感,這使得舞者學舞和觀眾欣賞舞蹈的角度,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網路上查Lindy Hop,大多都是看到白人跳舞的樣子,Follow大部分都是女生、穿洋裝,然後裙子飄起來很好看,像經典好萊塢女明星那種一個身材、瘦、高、長頭髮,Follow既定的樣子。」

Jason解釋,「這背後有很多因素造成,快速總結解析,是某一種對於舞蹈的美感,想像理解殖民過程,因為看到主流的樣子,如果用去殖民的脈絡去思考,這舞原本是誰?是哪個族群創造出來的?可以試著去找到以前的影片和資料,或去看非裔美國人,他們跳舞的模式,會發現不一樣的審美方式」。

Jason仔細的說,在非洲裔美國人文化價值(African American Cultural Value)裡面,重要的事情是自我表達( Self-expression)跟個性(Individuality),但在殖民脈絡裡面,必須把舞蹈制度化(institutionalize)以及規範化,所以對於在殖民脈絡下,去理解舞蹈美感時,除了標準美之外,在這情況下很容易先只看技巧。

對於網路上主要呈現白人跳搖擺舞的風潮,Jason深入解析了背後的原因,他認為這反映了一種對於舞蹈的美感,和殖民歷程理解的定式觀念,這種定型的美感,通常是基於主流價值觀,而主要是缺乏對搖擺舞本源的了解。他呼籲大眾,「若想突破框架,可以嘗試尋找更多非裔美國人的舞蹈模式和資料,這樣可以發現不同的審美方式」。

Jason深入解釋,在非裔美國文化價值裡,重點於自我表達和個性的重要性,然而,在殖民脈絡中,舞蹈往往被制度化和規範化,這使得觀眾更容易只注重技巧,而忽略了舞者的自我表達。

Jason以學習搖擺舞的經歷為例,強調透過對於歷史文化的深入理解,理解去殖民脈絡的審美價值,不僅僅是技巧的表現,更是著重在舞者的個人表達與個性的展現,就可以從Marie的舞蹈中看到舞者的個性,以及專屬於他們身體的技巧。

照片來源:台灣搖擺舞者許閎傑Jason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搖擺之星2-2Lindy Hop性別平權堅守者 Switch Taipei盼減少「微歧視」

【張雅琳專訪2-1】提倡兒童表議權 推動挑戰性遊戲場「提高青少年韌性」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