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念實驗教育 5年大增1萬人

教育部公布統計,112學年實驗教育學校有132所、學生數2萬5686人,相較於107學年的74所、1萬5466人,5學年間增加58校、學生數增加1萬人。參與實驗教育學生數占學生總數比率也由0.62%逐年增至1.10%,在少子女化趨勢下呈逆勢成長。

實驗教育三法2014年11月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後,台灣的實驗教育學校數量及學生數就大量增加。舉例來說,教育部次長葉丙成幾年前擔任台大教授時創立的「台北市無界塾實驗教育機構」,強調培養學生具備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團隊合作與積極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部表示,112學年實驗教育各階段學生數,以國小1.6萬人(占64.2%)為主,國中6364人(占24.8%),高級中等學校計2823人(占11.0%)。

實驗教育分為「學校型態」、「公立學校委託私人辦理」(公辦民營)及「非學校型態」3種,其中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計畫通過校數已由107學年64所快速增至112學年的116所;參加學生由6244人增至1萬1639人,成長近9成,以國小7899人最多,國中3167人,高級中等學校573人。

112學年公辦民營實驗教育計畫通過校數計有16所,較107學年增加6所;學生人數2687人,較107學年1940人增加747人,其中國小1633人、國中754人、高級中等學校300人。

至於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例如在家自學),112學年參與學生人數計1萬1360人,其中以國小6967人最多,國中2443人,高級中等學校1950人。

為何家長將小孩送去實驗教育學校就讀?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東原分析,每個孩子特質不同,至少可分為「學術型」及「操作型」,但現在一般學校都太過重視課業成績,而實驗教育學校多數屬於「操作型」,鼓勵孩子自主學習及動手做,成為家長的另一種選擇。

蕭東原舉例,位在宜蘭縣冬山鄉的慈心華德福實驗教育學校,就跟當地農民合作,讓學生參與種植有機或無毒的農作物,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學生普遍具有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