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攻新能源車 歐洲經驗:關注充電站發展

工商時報【彭?琳╱台北報導】 歐洲在台商會8日舉辦2019年國際新能源車輛(NEV)論壇,本次論壇針對新能源車的政策、充電基礎設施及商業模式等,提出國際案例供台灣產業界了解。歐洲專家建議,台灣應先關注新能源車充電站發展,以及充電費率等問題,架構定下來後,才能吸引業者參與。 據麥肯錫顧問公司預估,2020年全球電池型電動車總產量將達350萬輛,2025年將達1,480萬輛。電動化被認為是汽車發展趨勢的先決條件,例如自駕車及車聯網等,全球各大汽車製造廠商已經宣布於2022年積極推出電動車的計畫。 挪威電動車協會秘書長Christina Bu指出,推動新能源車政策,「先做就對了」,如果執行上發現問題,再依據需求進行修改,台灣目前還沒確定要使用哪些充電系統,才會出現發展困境。例如韓國在2016年決定使用特定充電站後,就有國際車廠願意參與。 歐洲經驗,是先推動充電站設施,例如與麥當勞、商場、機場等合作,設置充電站,一般住宅充電站和公共充電站的設施也有所不同。另外,歐洲的新能源充電站都有收費標準,例如一分鐘0.25歐元等,但是台灣對這些架構都還沒有清楚制定遊戲規則。 Christina Bu表示,日本、美國、中國、歐洲等地,都有自己的充電標準,未來要推出的新能源車,也必須按照充電站的規格來設計。例如日本Nissan有一款新能源車在挪威賣得很好,市佔率高達2%,日本使用的充電站規格和歐洲不同,當地特別為Nissan做了一些充電站。但是,因為其他新能源車不會使用Nissan的充電設備,因此未來Nissan若要在當地繼續發展,也必須符合當地充電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