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農產滯銷到何時?

作者:on.cc東網-王乾任 (社會觀察家)

日前屏東縣萬丹鄉農會總幹事張枝烈先生,拍了一隻影片上傳網路,為種紅豆的農友請命,因為紅豆嚴重滯銷,希望大家救救農友。

(萬丹鄉農會圖片)
(萬丹鄉農會圖片)

農產品滯銷,幾乎是每年都會上演的戲碼,只是滯銷的農產品項跟原因不同。

之所以會出現滯銷的現象,有一部分是因為太多農友搶種,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剛好盛產,另外一部分則是外國進口的低廉農產的價格優勢排擠。

然而,無論盛產還是滯銷抑或者其他原因,總之,幾乎每年都有台灣的農產品滯銷,而每次農產品滯銷就一定會上新聞,然後,就會有人發動搶救。

新聞熱潮過後,到底滯銷的農產品消化掉了多少?農友的困難解決了多少?老實說,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

再者,搶救滯銷畢竟治標不治本。面對年年都會發生的滯銷,難道沒有更有效的治本之道嗎?

農委會固然不能強制幫農民選擇種植的農產品,至少可以柔性勸導。如果已經知道勸導無效,已經知道每年就是會有農產品滯銷,是否可以有更有系統的亡羊補牢辦法?

好比說,建立一個比較優渥的公部門收購機制,不要放任滯銷、穀賤傷農。

畢竟也不是所有農產品都會在同一時間內滯銷,加上農產品占全國的GDP並不高,又是重要的民生必需品,適度導入非市場機制協助,是政府應該設法規劃推動的。

據我所知,「好人會館」以民間私人力量投入收購農產品、平抑農產價格的工作,這原本應該由政府部門出手(或由政府部門成立一個公辦民營組織來處理),而不是放手讓擔心農民的國民自己來,畢竟少數國民的力量有限。

說實話,農會曉得用網路影片向社會發聲,是非常棒的做法。比較遺憾的是,因為紅豆滯銷需要搶救時,才想到要拍影片,而非更有規劃的拍攝影片,向社會大眾介紹自家農產品,乃至推廣與販售。

日本的丹波有個黑豆農園業者,早在一九九八年,網路剛崛起沒多久,就積極使用網路銷售自家黑豆,創下了年營收六千萬日幣的驚人實力,全日本甚至全世界都有人跟他們家採買黑豆,不怕其他黑豆產區的低價競爭,完全沒有滯銷的問題(有興趣多了解的朋友,可以參閱《一顆黑豆賣遍全世界》一書)。

也許農委會可以更積極地著手協助農會、產銷班和農友,打造自有品牌,發展、建立更有效的產銷一體化流程,搭建網路銷售平台,仿效丹波黑豆農園或日本《東北食通信》。

(專門介紹日本東北的農產品的雜誌,除了介紹生產者之外,並直接透過雜誌將農產品販售給消費者,有興趣更多了解《東北食通信》的朋友可以參考《食鮮限時批》一書)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農村不再只是生產農產品,而是從農產品的品牌經營、加工製造、銷售、配送也都能夠從農友、產銷班和農會端發動(這在社群網路時代是有可能的事情),農村也許可以停止人口外流,甚至可以反向吸引來自都會區的青年人口,來農村協助農友將農產品賣到全世界去。

這幾年因為工作的關係,有一些機會跟台灣各地的農友接觸,除了佩服這些農友能夠堅持不懈,深耕台灣,種植優質農產品之外,更深深佩服還願意在台灣投身農林漁牧工作的農友,這群願意在台灣辛苦耕種的農友,是台灣最寶貴的資產。

俗話說,危機就是轉機,我們應該更新對農村的既有想像,社會跟政府應該聯手保護農友,不能放任季節氣候乃至外來競爭壓傷,好好規劃次世代的農村基礎建設,協助農友和農村蛻變重生。

畢竟農業是國家的根本,除了應該確保最基本的糧食安全外,更應該轉守為攻,讓全世界見識到台灣農產品的優質。

更多東網評論

《網友觀點》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goo.gl/iRPx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