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AI大餅和碩要後發先至 童子賢:進入AI永遠不嫌晚,不怕沒飯吃

童子賢。
童子賢。

趁著台北國際電腦展,和碩於3日發表了一系列的AI伺服器新品,由董事長童子賢與技術長徐衍珍一起向媒體介紹。雖然在這波AI伺服器熱潮中,相對於廣達、緯創、技嘉等業者,和碩切入時間較為落後,但童子賢認為,和碩長期就擁有各種技術基礎,雖然過去十多年都以電子製造服務(EMS)為主,但這次AI風潮已讓深埋的種子在春雨滋潤下開始抽芽,若有充分準備,「進入AI領域永遠不嫌晚,不怕沒飯吃。」

「黃仁勳這幾日邀請供應鏈齊聚磚窯,大家交頭接耳都是為了AI,AI是重要趨勢,這十年來變化很大,過去臉書發起OCP(開放運算計畫,Open Compute Time Appliance Project),但當時AI還是較為遙遠概念,不過自2017年開始加速,以谷歌為主所提出的模型,讓處理自然語言大躍進,之後2023年GPT 4問世,也讓產業結構出現大的變化。」3日出席自家AI伺服器新品發表會上,身為和碩集團大家長的董事長童子賢談起近期最熱的AI話題時說。

童子賢直言,黃仁勳說「台灣是世界的支柱」,背後不能沒有半導體產業作為後盾,台積電2年內將生產的2奈米製程晶片,可望讓AI所需的龐大神經網路計算不再面臨問題,且耗能更少,運算更快,不僅雲端,個人電腦、手機也在未來幾年會很熱鬧。

對於外界質疑,和碩切入AI伺服器領域的時間較晚,是否能與包括廣達、緯創等先行者競爭?童子賢認為他不擔心。因為AI繼續發展下去,就會出現許多縮小版的語言模型,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也可以在AI PC或者AI手機繼續運作,這一切將帶動供應鏈維持榮景,AI 現在就像早上8點、9點的太陽剛開始發光發熱,「況且AI市場之大,並非一家所能獨享,所以不用擔心加入時機點偏晚,不必憂慮沒有客戶,也就是:『永遠不嫌晚,不怕沒飯吃。』」

至於過去十多年,和碩的專注於電子製造EMS,是否會影響切入伺服器市場?童子賢則馬上細數,從華碩年代起,一直累積許多研發、技術與產品的基礎,雖然過去電子製造服務(EMS),是和碩用來安身立命的基礎,但長期累積的技術能量仍相當充足,「就如同埋藏在土壤裡的種子,待到春雷一響、春雨傾盆而下,適合成長的環境出現時,和碩將奮力發芽向上、成長茁壯。」他有信心地說。

更多鏡週刊報導
前一天才點名合作 隔天兒女就替黃仁勳參觀和碩智慧工廠
和碩攜手NXP大秀智慧座艙 鄭光志:只會降龍十八掌不夠用
轉移印度iPhone廠主導權給塔塔? 和碩17字回應外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