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強震、利比亞水患萬人喪生 威權政府拒外援

前一刻還在歡慶婚禮,下一秒賓客就倉皇逃難,市區監視器也拍下整座城市天搖地動的過程。9月8日晚間,摩洛哥旅遊勝地馬拉喀什附近,發生規模6.8強震,許多建築物瞬間倒塌,來不及逃生的居民難以計數。

摩洛哥居民麥勞德說道,「有居民受傷了還進不了家門,我根本無路可以進到家裡,我的父母都生病在家,真的很需要幫助。」

隔兩天,同樣位於地中海沿岸的利比亞,因風暴侵襲導致水壩潰堤,東部沿海城市德納被淹掉四分之一的土地。

由於災害發生在深夜,許多人逃生不及,如今街頭堆滿遺體,家屬認屍畫面令人感到悲痛。

利比亞洪災罹難者家屬胡笙﹔「我失去了四名家人。」

截至台灣時間14日,摩洛哥地震已奪走2900多條人命、至少5500人受傷;利比亞風災則估計有6千多人死亡、上萬人受傷。

但兩國救災行動緩慢,眼看遭掩埋的親人隨著時間失去性命,民眾只能徒手開挖。

摩洛哥地震生還者穆罕默德說﹔「我們沒有工具,只能使用雙手,還看得到她的頭,我們就用手一直挖。」

儘管聯外道路遭天災損毀,被認為是延宕救援的原因之一,但更多聲音把矛頭指向政治,抨擊兩國政府對嚴重天災毫無準備,僵化威權體制致使救災行動反應慢半拍。

以摩洛哥來說,儘管長期政局穩定,本次救災卻只接受所謂「友好」國家的支援,且直到災害發生2天後才核可入境,絕大多數國際救難隊都被拒之國門外,不少災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大型機具進駐,更別提救災黃金72小時早已過去。

反飢餓行動前主席布內爾表示,「沒有人可以(隨意)進入主權國家的領土,而按照國際公法原則,外不得干涉內政,所以拒絕外援當然是個政治決定,就如一般的地緣政治一樣,人道救援也存在地緣政治問題。」

此時,西撒哈拉主權爭議已成為摩洛哥是否開放外援的因素之一,任何不承認摩洛哥擁有該地區主權的國家,都不被放行進入災區,其中就包括爭奪西撒哈拉的阿爾及利亞。

就算阿國不計前嫌,早早就提出人道救援,摩洛哥依然無動於衷。

另一方面,利比亞則被東西兩股敵對勢力瓜分國家政權,長期內戰、民不聊生,國家基礎建設不足阻礙救災,且位於東部的災區德納,屬於國民軍政府管轄,但外援卻得經西部勢力核可才能進入,也就是聯合國所承認的政權勢力範圍內,讓救災過程更顯困難。

國際危機組織資深分析師賈基尼認為,「部分通往災區的道路遭毀,也就是說這座城市被孤立了,目前也還無法透過海路抵達。當然更大的問題是,政治因素阻礙了援助。」

國際各界除了捐贈必要物資,也隨時待命給予救難協助,阿拉伯世界如土耳其、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等9國,紛紛下達了援助指令。

不過,一切救災關鍵,還是掌握在於摩洛哥和利比亞政府手中,一名受困摩洛哥偏遠災區的災民表示,曾有過路客給他們食物和毛毯,但村落至今仍不見政府的身影。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摩洛哥5歲男童墜深井 搶救5天悲劇收場
涉殘殺北歐登山客 摩洛哥再捕9人
北歐2女遊客遊摩洛哥遭割喉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