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大錢未收預期效益 議員促市府檢討台中購物節

《圖說》市議員黃馨慧批台中購物節只讓大型百貨「錦上添花」、未對商圈「雪中送炭」。
《圖說》市議員黃馨慧批台中購物節只讓大型百貨「錦上添花」、未對商圈「雪中送炭」。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台中購物節去年撒大錢推出抽獎、摸彩,希望帶動庶民經濟,但市議員黃馨慧、林德宇15日在議會質詢時,皆抨擊購物節吸引外縣市到台中消費不到2成,撒大錢卻未收預期效益,促市府檢討;經發局長張峯源強調,均有針對商圈提振興協助,另購物節來自外縣市的消費力佔總活動消費金額的六分之一,有達到預期效益。

黃馨慧經發業務質詢點名經發局重要政績「台中購物節」,去年配合政府推出5倍券撒大錢辦活動,盼吸引外縣市到台中來消費,結果外縣市到台中消費不到2成,完全未符活動動機;甚至台中庶民經濟包括商圈、夜市、傳統市場積極參與推促銷項目,結果市府最驕傲成果,卻是電商平台突破7.4億瀏覽量,未能「雪中送炭」帶動庶民經濟,只剩下「錦上添花」為大型連鎖百貨、知名網購電商平台、再創歷史新高業績。

黃馨慧抨擊,商圈人潮退減或轉移、店攤頂讓出租新聞不斷,連國稅局都注意到商圈衰退的困境,主動協助調降營業費用標準,市府若除了一年一次的「購物節」振興,到底拿不拿得出其他辦法協助,或主動關懷商圈提供協助。

市議員林德宇質詢時也指出,市府口口聲聲說要刺激外縣市來台中消費比率,但110年度台中購物節發票登錄比率僅有2成是來自外縣市,且活動全部發票登錄金額有近5成為一般日常消費,質疑市府誇大宣傳該活動刺激消費的效益。

林德宇更質疑,今年台中購物節11月才開跑,但包括桃園市及台南市均早在7月就推出相類活動,惟台中市獨選11月逼近大選時舉辦,是否藉抽獎替特定候選人創造聲量?

經發局長張峯源強調,雖然外縣市消人數約僅佔兩成,但外縣市實際消費金額達53億,佔整個台中購物節消費的六分之一,等於創造6元效益中有1元來自外縣市的消費力,成效應達到預設目標;他也強調,今年選在11月開始活動主要考量年底民眾消費力本來就較強,市府另對商圈復興也長期均推動相關活動協助。

《圖說》市議員林德宇質疑市府誇大宣傳台中購物節刺激消費的效益。
《圖說》市議員林德宇質疑市府誇大宣傳台中購物節刺激消費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