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開黑幕的光:海內外人權救援暨北美台灣之音聯展

撕開黑幕的光:海內外人權救援暨北美台灣之音聯展   圖:慈林文教基金會提供
撕開黑幕的光:海內外人權救援暨北美台灣之音聯展 圖:慈林文教基金會提供

[Newtalk新聞] 慈林教育基金會將於 6 月 8 日 下午舉辦「救援‧黑幕之下—海內外人權救援與黑名單特展」及「台灣之音—在縫隙裡聽見自由特展」聯展開幕式。當天邀請人權救援者艾琳達、國家人權館前館長陳俊宏、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陳南天擔任聯展致辭嘉賓,與大家分享他們與人權救援的故事。

此一特展將展至 12 月 31 日,帶領參觀者穿越時光,回顧臺灣從 1960 至 1990 年代的人權救援歷程,以及北美「台灣之音」如何在威權時期成為自由的象徵。

這次展覽中也展出許多珍貴的史料原件,例如《台灣人權》及《關懷》等刊物、羅益世的採訪影片、高俊明相關實物、相關人物傳記書籍,每項展出物件背後都有許多動人的故事,等待觀眾來探尋及親自感受,並透過互動式道具佈置,如:幫彭明敏製作假護照、郭倍宏的黑面具等,可讓民眾快速融入當時的情境。

「救援‧黑幕之下—海內外人權救援與黑名單特展」,不僅展示了臺灣人權救援的歷史,也向那些在風險中仍勇敢捍衛人權的救援者致敬,從孤立無援的政治犯到國際媒體的關注,從海外流亡者到成為改變的力量,展覽詳細記錄了這段歷史的每一步。海外的救援者,或是因為關心臺灣、或是因為理念,他們盡己所能地以不同的方式傳播消息、傳達理念,甚至是幫助政治犯逃出臺灣、在政治犯流亡海外時伸出援手,一起對抗政治壓迫。

「台灣之音—在縫隙裡聽見自由特展」,則是對 1977 年由張富雄、楊宜宜夫妻創立的自媒體的致敬,在沒有網路的年代,他們利用電話答錄機,讓世界聽見臺灣的聲音。透過紀錄劇場《1977 聽見台灣之音》讀劇演出,將觀眾帶回到 40 年前,聆聽一台電話答錄機裡的錄音,以及在這些聲音裡逐漸喚起的臺灣意識,如何讓「為台灣發聲」成為 1970 年代眾人一致的目標,竭盡心力在一個自由的國家為自己的同胞爭取自由。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台灣基進主席王興煥:理解六四 就要防堵中國擴張
賴清德紀念六四提「青鳥」 民眾黨諷:民主絕對不會只有一種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