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留意美歐央行政策動向 短線仍樂觀

工商時報【國票投顧總經理王博文】 國際動向:近期雖有北韓再度發射導彈、英國又見恐攻等負面消息干擾,所幸市場受利空衝擊的程度日益降低,且多可立即反應並化解,因而地緣政治風險迅速降溫,市場偏好重回風險性資產。在此情況下,美股為首的國際股市走勢續強,短線上維持創高步調。 然而,本周聯準會(Fed)利率決策會議(FOMC)雖可望維持利率不變,卻恐有縮表動作,尤其葉倫會後的發言,被視為攸關升息步調的線索,緊接著歐洲央行(ECB)的舉措,料將影響後續資金的移動,進而干擾市場動向。美國近期公布的就業及通膨等數據趨強,有助恢復市場對旺季下美國經濟表現的信心,另美國債務上限問題暫解,朝野皆聚焦稅改並擬提稅收計畫大綱,短線具有穩定市場情緒的效果。 儘管各界對川普稅改的期待已大不如前,認為大規模減稅勢必擴大聯邦預算赤字,恐難以經濟成長彌補財政缺口,惟避免政府債務違約的共識仍可望推動貨幣正常化,故本次FOMC會議官員所提出的利率觀點料不致過於偏鷹派,而Fed隔月將啟動縮表,並於12月升息的步調亦不致改變。 歐洲方面,ECB在月初會議中釋出「溫和偏緊」的政策基調,即使內部對貨幣寬鬆(QE)的去留尚存歧見,且通膨依然低於2%的既定目標,但8月通膨率年增1.5%為4個月來最佳,在歐元區物價續回溫下,預估有助於支持ECB於10月26日做出縮減購債規模等調整計畫,而即將在月底前出爐的9月CPI初值及PMI動向等數據,將可作為重要參考指標。 英國央行月中基於經濟表現優於預期,雖意外釋出偏緊的政策風向,導致英鎊匯價大漲,惟考量該國通膨多來自於貨幣現象,驟然升息反而恐將增添民生負擔,因而預期最快升息時點應落在2018上半年。 整體而言,隨著美國經濟數據轉佳,加以對Fed縮表預期趨強之下,熱錢似乎略見轉向,以美元指數自低檔反彈,亞幣有轉貶跡象來看,資金流向頗受干擾,預期季末前非美貨幣或將波段轉弱,屆時部分停泊於非美市場的熱錢恐出現獲利了結的賣壓。 盤勢分析:台股現階段市場氛圍尚偏樂觀,同時美歐央行動作對今年底前的實質資金面影響有限,惟考量心理面仍將受到影響,且地緣政治風險未消,或令股匯市仍有動盪,故建議居高思危,暫以集團與法人季底作帳股等題材短線因應為宜。 推薦股方面,聚焦外資在期現貨籌碼變化、新台幣走勢、蘋果推出新款iPhone後的市場銷售狀況及台廠將公佈的第3季業績作為觀察參考。電子族群推薦第3季營收持續成長,或今年營運展望樂觀的體感模擬遊樂設備、工業電腦、遊戲股、被動元件、NB ODM、小型商用衛星地面站(VSAT)、軟板、陶瓷電路、銅箔基板、DRAM、砷化鉀、IC設計、散熱模組和手機零組件相關個股。 傳產股仍以消費零售概念為選股主軸,其中航空貨運與運動健身概念股逢消費旺季利多與產業供需好轉,基本面改善有望延續至明年,建議股價修正後可伺機介入,至於中國工紙相關股價仍位處相對高檔,暫不宜追高,可待拉回再行布局。生技股基於美國NBI生技指數將緩步上攻,可望帶動台灣生技資金動能,現階段持續看好醫材與保健類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