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充兵源 補充兵役門檻提高

義務役入伍訓練期末鑑測,在台中成功嶺進行人員偽裝、戰術行軍狀況演練、震撼教育等項目。(本報資料照片)
義務役入伍訓練期末鑑測,在台中成功嶺進行人員偽裝、戰術行軍狀況演練、震撼教育等項目。(本報資料照片)
首梯1年制義務役2226梯次役男1月25日入伍,役男抵達成功嶺營區後準備辦理報到手續。(本報資料照片)
首梯1年制義務役2226梯次役男1月25日入伍,役男抵達成功嶺營區後準備辦理報到手續。(本報資料照片)
役男抵達成功嶺營區報到後開始理髮。(本報資料照片)
役男抵達成功嶺營區報到後開始理髮。(本報資料照片)

義務役今年起恢復1年役期,由於少子化後兵源減少,為增加兵源,內政部預計24日完成修法預告,將提高常備役因家庭因素申請服補充兵役的門檻,包括取消役男家庭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戶可申請服補充兵役的規定,並提高家屬罹患身心障礙及癌症的等級條件,內政部已發函各級學校,讓役男提前因應。

服役12天與1年帀兩者差別大

根據國防部日前送交立法院的報告,內政部列管可徵役男自2022年起呈逐年遞減趨勢,預判今年尚有9萬7828人、首度跌破10萬人,至2031年將僅剩下7萬4036人,志願役編現比也呈現下滑趨勢。

補充兵役僅需接受12天的軍事訓練,而義務役為1年,兩者差別頗大。為擴充兵源,國防部和內政部近年陸續調高免役、補充役及替代役的標準。內政部前年已先行修法,要求民國94年次出生後的役男申請服替代役,須符合家庭因素及宗教因素2類標準;國防部去年5月底也修正調高免役體位的身高與BMI值門檻,身高需低於155公分,BMI值需超過35或低於15才能免役。

雖然今年元旦起回復常備兵役期為1年,但兵源仍有短缺,內政部表示,為配合國家員額需求及兵役的公平性,內政部重新檢視先前放寬補充兵役申請的相關措施後,決定修正《常備役體位因家庭因素及替代役體位服補充兵役辦法》第2條,調高現有常備役體位役男申請服補充兵役的門檻。

免役補充役標準 近年陸續調高

根據現行規定,役男家屬若患有中度以上身心障礙,除役男及有照顧能力之家屬1人外,無其他家屬可照顧時,可以申請服補充兵役;修法後,服補充兵役的門檻提高,將改為役男家屬中直系血親、配偶或兄弟姊妹患有重度以上身心障礙,無其他家屬照顧才能申請。

現行役男家庭若為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可服補充兵役的規定也予以取消。內政部表示,今年1月18日已修正發布條文,針對役男家屬不能維持生活者,已提高服役役男家屬生活扶助金39%,因應役期延長,役男薪資也同步調升至2萬1350元,若為低收入戶的役男也可以申請服替代役,得以兼顧家庭生活開支。

此外,役男家屬經醫師診斷,罹患癌症第二期且經核定為重大傷病者,原可申請的條件也予提高,役男家屬須經醫師診斷,罹患癌症第三期以上(或晚期)且經核定為重大傷病者,才得申請。

家庭因素服替代役 條件也趨嚴

除了補充兵役外,內政部日前也預告修正《役男申請服替代役辦法》第11條、第13條條文,因家庭因素申請服替代役的條件也趨嚴,現有役男家屬均屬60歲以上、未滿18歲得申請替代役的規定,將調高為均屬65歲以上、未滿15歲,或者未滿18歲仍在就學者。

內政部說,因應小家庭社會結構、高齡化趨勢及教育、醫療的進步,政府已就高齡或未成年的民眾建立充足社會照顧網,為兼顧我國兵源政策,決定對相關規定進行調整。

但是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主任張祐嘉表示,中低收入戶青少年如果無法申請補充兵役,將失去一個重要經濟來源,進而影響青少年的就業和職業發展,內政部應思考配套措施或另行補貼可行性。

至今日,內政部已完成補充兵役新辦法60天公告,待匯整外界意見後,將發布實施。據了解,內政部已透過各地方役政單位及教育部,發函予中學以上及各大專院校告知辦法修正方向,讓役男能根據新的制度提前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