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愛沙尼亞重建烏克蘭 台灣捐120萬美元為孤兒蓋住屋

俄羅斯2022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至今戰火未停,根據國際移民組織最新調查資料,超過354萬人在烏克蘭境內流離失所,為此我國駐拉脫維亞代表處和愛沙尼亞國際發展中心19日簽署夥伴關係協議,將捐贈120萬美元(110萬歐元),在烏克蘭日托米爾州為當地失怙孩童及寄養家庭興建有防空洞的住屋。

我國駐拉脫維亞代表李憲章與隸屬愛沙尼亞外交部的愛沙尼亞國際發展中心(ESTDEV)執行長賈拉慈(Klen Jäärats)19日在愛沙尼亞國會簽署協議,並由愛沙尼亞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米克爾森(Marko Mihkelson)、友台小組主席裴克多(Kristo Enn Vaga)等人見證。

「烏克蘭需要一切能獲得的幫助,我很高興愛沙尼亞和台灣有重建烏克蘭的新合作」,裴克多直言,「團結一致,我們正在捍衛民主,並向獨裁政權展現理念相近盟友會緊密合作,贏得勝利」。賈拉慈表示:「我們很感謝駐拉脫維亞台北代表團信任ESTDEV,並提供這項資助興建一棟集體住宅的案子。」

ESTDEV指出,這筆經費會用於興建占地約212平方公尺,有7房4衛及混凝土防空洞的附家具住房,預計2025年完工,而整個成本會有籌組的公開招標及計畫管理。根據我國代表處,此住屋會在烏克蘭西北邊的日托米爾州(Zhytomyr),收置寄養家庭和認養孩童約8至10人。

國際移民組織(IOM)2024年4月發布第16輪烏克蘭境內流離失所者報告指出,2022年爆發戰爭至今,約354萬8000人仍流離失所,已約有473萬4000人返回家園,而在日托米爾州,約16萬5000人重回家園,但仍約53000人流離失所。

ESTDEV的建屋計畫是與烏克蘭第一夫人歐倫娜(Olena Zelenska)成立的同名基金會合作「童年住所」(Room for Childhood)倡議,其由基金會提出,而最新完工的住屋6月1日啟用。ESTDEV稱,烏克蘭約有逾1300個大型寄養家庭,平均每個有5至10名孩童,但至少80個因烏俄戰爭摧毀。

這棟新建成的集體住宅是由愛沙尼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澳洲邁德魯基金會(Minderoo Foundation)合作,其中愛沙尼亞提供37萬6000歐元。此住屋占地約285平方公尺,6房5衛,且有利於行動不便者進出,同樣蓋有地下防空洞。根據ESTDEV,歐倫娜基金會(OZF)計畫2024年再蓋10間這類住屋。

李憲章稱:「台灣很高興與愛沙尼亞建立夥伴關係,全面致力於繼續和愛沙尼亞及其他民主夥伴合作,參與更多具體計畫,給予烏克蘭人未來所需的關鍵務實支援。」另外。我國代表處2022年5月捐贈民間慈善組織「愛沙尼亞難民委員會」(ERC)100萬美元,以協助逃到愛沙尼亞的烏克蘭人。

我國代表處表示,捐款給ESTDEV進行蓋屋計畫是台灣和愛沙尼亞合作的第2個人道援助烏克蘭計畫。代表處4月在社群平台提到,ESTDEV和OZF已合作興建4組住屋,台灣將參與蓋第5組。我國目前已與捷克、波蘭、斯洛伐克和立陶宛等歐盟成員國合作,協助烏克蘭重建。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