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販最寒冷的冬天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十年前,日劇人生無價(PRICELESS)得到不少人的共鳴,木村拓哉所扮演的金田一二三男,某日莫名其妙被公司開除,從此靠著打零工生活,最窮困潦倒的時候,連啤酒都喝不起,後來與兩位境遇相同的朋友推著行動攤車,賣起熱狗麵包,認真的態度贏得口碑,生意愈來愈好,好到使他重返人生的勝利組。

超商、網購、外送夾擊

這部日劇敘述著一位上班族如何意外開啟攤販人生,又如何在不起眼的小攤車上重新出發,衝破逆境而贏回他的人生,非常感人。然而,真實的人生,能像金田一二三男如此幸運的並不多。根據主計處的資料,能經營六年以上的攤販不到5成,其處境之艱難可想而知。尤有甚者,隨著大環境的改變,超商到處林立,網購俯拾皆是,外送平台快速發展,如今攤販這一行已是四面楚歌。

依主計處的考察,攤販是由過去農業社會的市集、廟會所延伸的經濟活動,早期台灣社會由於交通不便,商店稀少,村民因平日娛樂機會不多,流動攤販遂應運而生。事實上,早年攤販收入還不錯,這是一份既不用看老闆臉色,自由度又高的工作,吸引不少人投入,攤販總數從民國77年的23萬家逐年升高,於102年達到32萬家,創造了近50萬個就業機會,對於降低失業率,穩定台灣社會,也有不小的貢獻。

回顧台灣攤販經營史,早年的利潤比起到零售業、餐飲業上班的薪資還略勝一籌,直到民國97年,平均每攤全年利潤51萬元,同年零售業年薪還不到40萬元,餐飲業只有30萬元,兩相比較,從事攤販這一行,生活還過得去。

但是,到了112年情況就不一樣了,根據主計總處公布的最新統計,平均每位攤販的全年利潤已降至53萬,不如零售業的年薪56萬元,這說明隨著大環境改變,加以來台觀光客人數大減,攤販的處境一年不如一年。

來台旅客大減 雪上加霜

何以說觀光客減少會影響攤販的生計,因為七大類攤販中以賣吃的占逾半數,是最多人經營的,而這些以小吃、飲料為主的攤販多數集中在夜市,夜市又是外來旅客最愛去的地方,所以當來台旅客減少,夜市首當其衝,112年攤販總數大減7萬家,其中就有4萬家是小吃、飲料這類攤販,對於已經四面楚歌的攤販業而言,來台旅客大減,無異雪上加霜。

30多年來由於大環境的改變,市集、廟會所延伸的攤販活動,經營日趨困難,疫後復甦的春風早已吹遍零售業、餐飲業,帶動他們加薪,增僱人力了,但是攤販業卻仍在景氣的寒冬。

以112年而言,雖解封已一年,攤販的從業人員仍比五年前大減12萬人,反觀同期間零售業、餐飲業的僱用人力早已扶搖直上了。

人生無價這部日劇裡的主人翁,可說是攤販成功的典範,相信只要努力,仍可複製於今天的台灣社會,惟挑戰已愈來愈大,隨著外在環境持續變化,加以陸客來台觀光遙遙無期,如今的攤販業已然面臨有史以來最寒冷的冬天。

小檔案■台灣攤販的存活率不算高,依主計總處調查,87年26.3萬家攤販到92年仍健在者僅12.6萬家,存活率47.8%;而97年30.9萬家攤販,到102年還存在者僅14.9萬家,存活率48.2%。

小檔案■依主計總處統計,來台旅客疫情前108年12月仍有114萬人,至111年7月~112年6月平均每月已降至28.7萬人,今年以來,每月來台旅客也僅60多萬人。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第三代半導體 黃金陣容成形
聖暉 今年營收挑戰200億
台驊:明年H1海運賣方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