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金山經濟的產業 不是AI 是醫療保健

2010年代,舊金山經濟因為科技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而勃蓬發展,這些公司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新勞工前來,填滿了當地的辦公空間和市政府金庫。這一浪潮如今已消退,現在承擔舊金山經濟重責大任的是一個從未離開過的產業:醫療保健。

舊金山標準報(San Francisco Standard)指出,醫療保健業是舊金山都會區就業市場今年最大的亮點。根據加州就業發展廳(Employment Development Department,簡稱EDD)公布的最新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舊金山就業市場今年減少了9100個工作機會,若非舊金山和聖馬刁縣在2023年4月到2024年4月之間增加了5700個醫療工作,這個數字可能更糟。

醫療保健業支撐經濟的關鍵角色,在加州整體層面上更加明顯,如果不是這個產業增加了約17萬8700個工作機會,加州就業市場過去一年就會呈現負成長。

目前在杜安莫里斯律師事務所(Duane Morris)任職的前加州EDD廳長柏尼克(Michael Bernick)說:「私人產業正在萎縮,但人們對醫療保健的需求顯然不會消失。」

儘管就業機會增加,但對醫療專業人士來說,這一數字與這個行業破紀錄的營業額有密不可分的關係。NSI Nursing Solutions Inc.一項對美國200家醫院進行的調查發現,註冊護士的流動率從2020年的18.7%,大幅上升至2021年的27.1%。

加州註冊護士 人數全美最多

標準報指出,美國2019年通過護士執照檢定考試的有18萬3682人,2023年增加到超過25萬人,而加州的註冊護士人數是全美最多,占全國總數的近10%。

工會「全國護士聯盟」(National Nurses United)發言人說:「現在沒有護士短缺的情況,有的是人力分配的危機,一些經驗較豐富的同事在長時間經歷對自己和病人不安全的條件下工作後,紛紛離開醫院,另尋較可持續的工作。」

這種緊張關係已在灣區最近的勞資糾紛和罷工行動中反映出來,影響到本地一些最大的醫療體系,包括舊金山多所公立醫院、凱瑟醫院(Kaiser Permanente)和史丹福醫院。

標準報表示,醫療業新增的工作主要是緊急救護和家庭看護職位,但由於工作條件要求高、薪資低,這些職位也長期面臨人員流動的問題。

全市最大醫院 2030年開業

根據舊金山加大的研究,在過去十年中,大專教育(postsecondary education)機構提供的緊急醫療技術人員和護理培訓計畫的數量有明顯的增加。研究發現,這條人力管道幾乎完全是在加州的社區大學系統內創造出來的。

儘管舊金山仍有大量空置的辦公大樓,但當地老化的醫療院所建築卻正在發生變化。例如,舊金山加大耗資43億元的Parnassus Heights新園區即將破土動工,將建成全市最大醫院,預計於2030年開業。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手掌大「喬羅蜘蛛」 今夏恐入侵紐約都會區
傳馬斯克要輝達先出貨給X、xAI 特斯拉股東氣炸
新聞評論/拜登回到「戰略模糊」基本盤 暗示不會直接派兵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