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魚之亂」還沒完?改名規矩有哪些?實至名「鮭」的名字還有救嗎?

壽司業者壽司郎去(2021)年推出諧音優惠活動,當時吸引超過300人搶著改名,引發國內「鮭魚之亂」,甚至登上國外媒體版面。日前,立委邱顯智在審查《姓名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時,提問是否有比直接限制改名次數更好的做法?例如收取更多行政規費、或者設定冷靜期等,讓目前無法改名的鮭魚先生、鮭魚小姐也有轉圜的餘地。在台灣,改名字到底有哪些規定?什麼情況下才可以改名?可以改姓嗎?帶你一起來了解。

壽司業者壽司郎去(2021)年推出諧音優惠活動,當時吸引超過300人搶著改名,引發國內「鮭魚之亂」,甚至登上國外媒體版面。(圖為示意圖,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壽司業者壽司郎去(2021)年推出諧音優惠活動,當時吸引超過300人搶著改名,引發國內「鮭魚之亂」,甚至登上國外媒體版面。(圖為示意圖,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誰可以改名?誰不能改名?

姓名條例第9條規定,若與同事、三親等以內直系尊親、經通緝犯姓名完全相同,或因姓名粗俗不雅、音譯過長等原因,都可以申請改名,改名次數以三次為限;但未成年人只能改名一次,若想要第二次改名,須等到成年後。值得注意的是,戶籍謄本上會顯示改名過程,意即改名紀錄會永久留存。

姓名條例第15條另寫明,若有以下任一情事,則不得申請更改姓名:

  1. 經通緝或羈押。

  2. 受宣告強制工作之裁判確定。

  3. 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判決確定,未宣吿緩刑或准予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者。但過失犯罪者,不在此限。

若屬第二或第三種情形,規定不得申請更改姓名的期間,自裁判確定之日起至執行完畢滿三年止。

改名可以用自創字嗎?

很多人取名喜歡標新立異,特別喜歡用不與任何人相同的字,但是姓名條例第2條規定,無論是國民、外國人、無國籍人,中文姓名都應使用通用字典或教育部編定的國語辭典中有記載的文字。也就是說,自己創造一個字想要去改名,是會被行政單位拒絕登記的。

原住民可登記傳統姓名 並列羅馬拼音

原住民以及少數民族,若原先使用漢人姓名登記,想要回復傳統姓名,可以申請登記;之後想要回復原先的姓名,也可以再申請回復,各以一次為限。此外,不論是漢人姓名或傳統姓名,都可以並列傳統姓名的羅馬拼音。

可以改姓嗎?

姓名條例第8條指出,以下五種情況可以可以申請改姓:

  1. 被認領、撤銷認領。

  2. 被收養、撤銷收養或終止收養。

  3. 台灣原住民或其他少數民族因改漢姓造成家族姓氏誤植。

  4. 音譯過長。

  5. 其他依法改姓。

而夫妻之一方,得申請以其本姓冠以配偶之姓,或回復其本姓。回復本姓者,於同一婚姻關係存續中,以一次為限。

民法第1059條另規範,成年子女,得變更為父姓或母姓。若是父母離婚、父母之一方或雙方死亡、父母之一方或雙方生死不明滿三年、父母之一方顯有未盡保護或教養義務之情事,法院也得依當事人請求,宣告變更子女姓氏為父姓或母姓。

改名為什麼只能改三次?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說明,現有法規限制改名次數,是為了避免民眾一直改名,進而影響社會穩定,姓名權不該無限上綱。戶政司長林清淇也認為,希望可以喚醒民眾改名並非兒戲的想法,不要只是因為好玩就去改名。

過去一生只能改名兩次 姓還不能隨便改?

事實上,在2015年修法前,民眾一生只能改名兩次,不少人小時候被爸媽帶去改名,長大後就只剩下一次改名機會。還有許多外國人歸化我國時,因為不熟悉中文,取了一個不雅的姓名,卻也無法再次修改。

改姓氏的規定,也是直到2007年民法親屬編修正後,才放寬條件。

三次改名機會用光光 實至名「鮭」怎麼救?

若符合姓名條例第9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五款情事,可以不受改名三次限制,提出改名申請。換句話說,若與爸媽同名都叫鮭魚,或兩位同姓氏的鮭魚先生、小姐戶籍地在同一地且超過六個月,就有機會擺脫鮭魚稱號。

延伸閱讀》「鮭魚之亂」名改不回來求修法 鄉民酸:為300人改法律?

實習記者:廖彥甄

核稿編輯:沈孟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