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失智症狀 中醫藥物和針灸輔助患者減緩退化

嘉義一名重度失智症患者,自我照顧能力幾乎為零,但在接受中醫針灸施針半年後,失智造成的認知問題有明顯減緩。(圖:嘉榮醫院提供)
嘉義一名重度失智症患者,自我照顧能力幾乎為零,但在接受中醫針灸施針半年後,失智造成的認知問題有明顯減緩。(圖:嘉榮醫院提供)

失智症是緩慢進行且目前仍無法治癒的疾病,但早期發現和即時治療可有效延緩疾病。除了西醫,中醫也可透過藥物和針灸進行治療,臨床上有一定效果。(龐清廉報導)

嘉義地區一名90歲老太太罹患重度失智症,大小便失禁、無法自行洗澡及進食,連空間與時間也會感到錯亂,自我照顧能力幾乎為零,但在接受中醫針灸施針四神聰穴、百會穴等半年後,失智造成的認知問題有明顯減緩,讓家人輕鬆不少。

臺中榮總灣橋分院傳統醫學科醫師唐佑任表示,台灣65歲以上人口失智症盛行率接近8% ,約23萬人,也就是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超過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位約有 1 位失智。失智症早期發現、即時治療可有效延緩疾病的進行、維持病人的功能與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壓力。

唐佑任醫師說,中醫治療失智症可分為藥物和針灸2部份。針對認知功能退化的症狀,例如記憶力減退、思考變遲鈍、錯認人事物等,可以用鉤藤散、當歸芍藥散、補陽還五湯作為用藥,如根據嚴重程度,鉤藤散比較適用於輕至中度的病患,而當歸芍藥散則是輕度認知障礙到輕度失智症患者,補陽還五湯則用在血管型失智症病人。

而在精神與行為症狀方面(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 of dementia, BPSD),最常使用的抑肝散可以緩解幻覺妄想,人參養榮湯則可以減輕情緒憂鬱、心情低落等精神症狀;如要維持日常活動能力譬如吞嚥困難、易嗆或是食慾差,則有半夏厚朴湯則能改善末期失智症吞嚥困難與腸胃蠕動;中醫師會根據實際的狀況來調整處方,患者情緒焦躁時會加上有安神定志醒腦效果的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夜間遊走與睡眠不佳則可以配合酸棗仁湯或天王補心丹來讓病患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也減輕照護者的沉重壓力。

針灸方面則以頭皮針為主,藉由針刺頭皮上的穴位,改善腦內血液循環、荷爾蒙如腦內啡和多巴胺平衡和增加神經修復因子來提升頭腦內部的認知功能與控制異常情緒,在體針穴位有時也會在針上加入電刺激以增進療效;常用的穴位有百會、風池,照海、四神聰、神門、神庭和本神等穴位,照護者平常也可在家中幫忙患者按壓刺激穴位,以鞏固療效。中醫師強調,接受專業的中西醫共治,能讓病患跟家屬都能擁有更好的病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