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勿用拇指、虎口、手腕使力

「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俗稱媽媽手,但不是只有媽媽才會得這種病,長時間使用智慧型手機,或無時無刻一直拿著、握著智慧型手機、i-Pad,也可能罹患這種疾病。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吳錦雯表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之所以稱為媽媽手,主要是因為有些女性長時間抱小孩、洗衣服、擰毛巾、提重物,過度使用大拇指、手腕等部位,因此造成發炎、疼痛。最近門診常看到一些年輕、中年男女因為長時間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常握著、拿著智慧型手機、i-Pad,使得拇指、手腕同一點重複施力,結果也出現這種問題。 吳錦雯醫師指出,如果想要預防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最重要的是,做事、抱小孩的時候,不要只使用到大拇指、虎口、手腕等部位,可以同時使用其他手指、手臂、手肘幫助承擔力量,將力量分散,較能減輕肌肉、關節負擔。拿智慧型手機、i-Pad的時候,也不要過度使用大拇指,可以併用其他手指力量,這樣較不會痠痛、發炎。此外,同一動作也不宜持續過久,不要一做就一、兩小時,做一段時間要休息一下,以免出現媽媽手,一旦出現疼痛、痠痛警訊,更要立刻停止動作,讓手部充分獲得休息,有時也可以熱敷一下,減輕不適。 當確診罹患預防狹窄性肌腱滑膜炎,醫師可能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以減輕症狀,但若是哺乳的媽媽或對藥物過敏、腸胃不舒服的患者就不太適合使用這類藥物,此時可以使用量身訂做的手腕固定護套,並輔以熱敷、電療、超音波、雷射等物理治療療程,幫助減少發炎、疼痛。 媽媽手是外展拇長肌跟伸拇短肌肌腱炎或腱鞘炎,復健科醫師陳易進表示,休息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口服止痛消炎藥、外用藥膏貼布,副木固定、物理治療、治療型運動、類固醇注射等,都是可行方法。 根據統計,媽媽手女性的發生率又比男性多,常發生在30~50歲的女性;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復健科黃兆宜表示,最常見的是媽媽抱小娃娃、美髮師、搬運工人、收銀員、投擲運動者、長期使用電腦的上班族等,經常需要用到大拇指工作的人。 預防的方法就是盡量減少過度使用拇指的張握壓扣等動作,像是在抱小孩時,儘量五指併攏托住小朋友,將力量平均分散於五指。若已經有媽媽手時,就要讓拇指多休息,以減輕負擔。 在急性發作時,最重要的是必須讓手作適當的休息,減輕負擔。黃醫師表示,臨床上可使用特製的副木,來固定拇指的掌指關節及腕關節,但又不會影響其餘四指活動。 而口服抗發炎藥物有止痛消腫的效果,加上適當的物理治療,可使病程縮短。物理治療方面,包括臘療、電療、超音波治療及手腕肌力訓練等。若經藥物及復健治療,但是仍然疼痛而影響日常生活者,可考慮局部注射抗發炎藥物。病情不太嚴重者,可經由上述療法治癒的高達九成,只有極少數患者需接受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