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地獄路—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文章開始前,先來看看以下兩支影片!

2022年12月CNN travel專題將台灣稱作行人地獄,報導中指出澳洲、加拿大、日本、美國等國都在官方旅遊建議特別提及台灣的道路狀況,美國國務院更是直指「許多司機不尊重行人的路權」,CNN travel報導評論,台灣若不改善道安問題,將無法吸引和留住國際旅客。

2011年營建署統計,全國有人行道的市區道路長度從3246公里增加至9460公里,成長近3倍,人行道普及率也從15.97%提升至42.49%,但人行道被汽機車占據、民眾陳情要求廢除人行道的事件仍屢見不鮮。

錯置的車本主義

「早期台灣的發展一直都是跟著美國的思維,就是大車主義。」交通專欄作家林柏勛解釋, 美國的住宅區與商業區涇渭分明,車庫與出入車道為每個社區或住宅必備的設施,台灣都會區住商混和的生活模式,其實並不適合美式車本主義,「台灣的道路環境就像野蠻的叢林,開車才能夠確保生命安全無虞,糟糕的環境加強了車本主義的思維。」

長年以來車本主義優先與都市計畫開發方式,讓台灣的交通死傷人數居高不下,2022年台灣每10萬人交通死亡數為13.2(註:計算方式為(死亡人數/年中人口)X 100,000),近10年的平均死亡人數逾2900人。

危險的交通環境不僅對觀光產業造成影響,也對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道路事故列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並指出道路事故將對國家造成龐大的疾病負擔與人力損失。

2019年台灣前3大DALY項目
2019年台灣前3大DALY項目

根據Our World in Data最新數據顯示,台灣的道路事故在過去30年,一直是造成最多健康生命年損失的傷害。2019年台灣道路事故的失能調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簡稱DALY)逾17萬,即該年因交通事故損失的健康年歲共達17萬年,約佔該年的三分之一。

為洗刷行人地獄惡名,2023年3月交通部針對人行空間提出改善方針,將「人車空間分隔」及「減少路口人車衝突」列為首要措施。

會殺人的路口

道安資訊查詢網資料統計,有一半的行人事故都發生在路口處,近10年來,每年都有近8000名行人在路口死傷。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指出,「路口有右轉、左轉還有直行車,加上大車、小車等各式各樣的車輛,因此空間複雜度很高。」

路口是車流跟人流的交織處,往往也是事故熱區,不良的斑馬線設計更是「會殺人」,行人卻以為走在斑馬線上很安全。

運輸研究所因此提出了針對路口的改善措施,包含人行道外擴、行穿線退縮3至5公尺、增設庇護島、加強行穿線照明等。

從以下動圖可看出,若該路段的行穿線退縮,或是增設庇護島應可以避免事故發生。

點擊圖片可放大

行穿線退縮3至5公尺、增設庇護島後示意圖。來源:公視P#新聞實驗室
行穿線退縮3至5公尺、增設庇護島後示意圖。來源:公視P#新聞實驗室

空白的人行空間

除了減少路口人車衝突外,「人車空間分隔」也是交通部道路改革的重點之一。

實際措施分為主(次)要道路、服務道路、號誌設計3部分,包含於實體人行道設施帶設置停車空間、騎樓整平、縮減車道寬度增加人行空間、路口10公尺內禁停等;服務道路(註:提供都市內社區人車出入或至次要道路之聯絡道路)部分除參考前述設計外,也可設置標線型人行道,並於另一側或人行道旁設置停車空間,兼顧需求;以行人專用或特殊時相(註:如綠燈早開或遲開等號誌管控措施,即道路一邊的綠燈比對向早亮或晚關) ,區隔路口行人及車輛穿越時間。

雖然交通部將設置實體人行道作為主要措施,以標線型人行道為輔,但若都市計畫時未將實體人行道納入規劃,等房子和大樓蓋好、人搬進來、店家開了,要再增加實體人行道時,便容易招致民眾反彈。

「交通單位都是希望做實體人行道。」台北市交通局交通治理科科長林育生表示,但是缺乏預先規劃也會增加工程難度,難以銜接高低不一的住家騎樓、與原先的道路產生高低落差,導致排水不易、路燈與變電箱等設施無處遷移等,都是工程單位時常需要面對的問題。

服務於高雄市交通局交通工程科的莊哲維,也時常面臨類似的困難,加上實體人行道的施作曠日費時,過長的施工時間與噪音會引來民怨,因此更經濟、快速的方式就是劃設標線型人行道,透過標線將空間重新分配,「這是台灣現階段要快速解決行人有路走的方法跟手段之一。」莊哲維說。

即便標線型人行道因為和道路無分隔,行人仍會暴露於機動車輛的風險中而飽受批評,倡議人本交通理念的台大土木系教授許添本認為,可以透過增設軟質彈性桿或路緣石來做出實體分隔,「主要就是要有實體分隔,能避免違規佔用,萬一有車子撞過來也可以當緩衝。」

今年2月,民眾在高雄市鳳山區文德國小後門處,拍下數十名學童手扶童軍繩走在馬路上的畫面,該照片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短短幾日內地方政府和民意代表完成會勘,並劃上標線型人行道。

鳳山文德國小實例呈現了標線型人行道的施作速度有多快。

既然施作快速、成本低廉,為什麼仍有許多地方不僅缺乏實體人行道,就連標線型人行道的蹤跡都見不到,使得行人必須行走在車道上?.....本文尚未完結,閱讀完整專題請至公視P#新聞實驗室

看更多公視相關報導
擺脫「行人地獄」惡名,街道路口設計如何改?
前有路障請繞道,標線型人行道能取代實體人行道嗎?
回歸人本交通思維,善用「由下而上」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