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放死? 從彰化清水岩古道事件看台灣的生態保護挑戰

彰化清水岩十八彎古道8月5日發生大規模鵪鶉棄置事件,這也引發了社會大眾與科學家的熱議,並突顯了宗教放生活動對環境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放生行為源於東方宗教,意在尊重生命、展現慈悲。然而,不當放生活動會將生物投放到不適合其生存的環境,反而導致生物死亡、生態環境嚴重破壞。例如淡水龜被投入海裡,海水魚被投入河流,導致生物無法適應新環境而死亡。

台灣生態系統已經遭受外來物種入侵的破壞,吳郭魚、琵琶鼠、福壽螺等外來物種對本地生態環境造成威脅。更糟糕的是,若放生的動物帶有疾病,如禽流感等,則可能導致疾病的傳播,對環境甚至公共衛生構成更大的威脅。例如,2001年,台灣東北角的養殖九孔爆發病毒感染,導致九孔養殖業大幅衰退,病毒來源很可能就與放生的魚貝類有關。

鳥、蛇放生多 無知當行善

若處於不適當的環境下,魚會呼吸困難,並會游到水面上試著大口交換氣體。(圖/unsplash)
若處於不適當的環境下,魚會呼吸困難,並會游到水面上試著大口交換氣體。(圖/unsplash)

除了「水生動物」外,常被人們所放生的「陸域生物」第一名是鳥類,而野生蛇類在台灣是放生的第二大宗。有些宗教放生團體會把動物放在錯誤的地方,比如在深水區釋放需要淺水呼吸的泥鰍,或者在乾燥土地釋放需要濕土生存的紅蚯蚓。這些誤解和抵抗通常基於對生物的無知,例如誤將魚類缺氧到水面張口交換空氣的行為解釋為「說再見或說謝謝」。

雖然台灣已有相應的法律規定,比如《動物保護法》、《畜牧法》、《廢棄清理法》和《動物傳染疾病防治條例》等,但對於非法放生活動的處罰與管理還需進一步加強。

科學家與環保人士呼籲,實現生態恢復的有效方式應是建立海洋保護區,維護棲息地,減少過度捕撈等措施,而非一味依賴可能帶來更多問題的放生行為。只有透過科學的管理和保護方式,才能確保生態環境的持續繁榮。對於台灣的宗教放生行為,人類與生態的共存仍需更深層的思考與改變。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