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蹭網紅

文/鄭自隆

2020年大選競選傳播活動有一個新態樣,就是「政客蹭網紅」,政客蹭網紅不是始自蔡英文或韓國瑜,而是柯文哲,2018年7月柯文哲的「一日幕僚」和邰智源合作,爆紅,上傳首日點擊破100萬,2週累積點閱量800萬,平均3分之1的台灣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有看過;「一日幕僚」也捧紅了「學姊」黃瀞瑩,讓她列名民眾黨的不分區,雖然沒有入列立委,但可望參選2022年議員。

無厘頭的「網紅」力量不可思議,於是蔡英文或韓國瑜就去蹭「館長」,兩人也上博恩夜夜秀,蔡英文上波特王的節目還被「撩」,波特王說妳和我在一起會變成「壞人」,蔡英文問為什麼,波特王說妳會被我「寵壞」,把撩16歲妹妹的話術用來撩60歲的阿姨;韓國瑜更扯,博恩秀居然盤腿走路,兩位總統級的候選人都把選戰變成雜耍與綜藝節目。

「網紅」為什麼有賣點?這可以用A-B-X理論來說明,A是選民,B是網紅,X是候選人,必須A(選民)喜歡(+)B(網紅),B(網紅)推薦(+)X(候選人),這時A(選民)也要喜歡(+)X(候選人),內心才會取得平衡或和諧。換言之,當候選人不是偶像時,就必須靠「網紅」來加持。

2020年大選「網紅」成了另一種的「證言廣告」與名人背書,但蔡英文或韓國瑜的知名度都遠高於「館長」、波特王或博恩,為什麼還要靠他們來加持?問題就在知名度不等於喜愛度,遑論擴大至支持度(投票),也就是說「蹭網紅」的功能不是提昇「知名度」 ,而且提昇「喜愛度」 。

候選人必須去蹭網紅,以爭取年輕選票,年輕人對政治人物毫無忠誠度,也不理性思考公共政策,只憑網路風向選擇候選人,這也為什麼2018年年輕人因「北漂」一個不通的流行語就大力支持韓國瑜,而不到一年又掉頭琵琶別抱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民進黨與蔡英文敢冒大不韙與長老教會對沖,支持社會沒有共識的「同婚」,支持「同婚」可討好年輕人擴大票基,而長老教會的基督徒只能含淚投票,說什麼也不會去投國民黨,被吃定了。

所以政治人物蹭網紅雖是「媚俗」,以蹲低姿勢迎合年輕族群,但也是選戰的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不與對手在傳統的選票市場廝殺,中老年人好惡固定,意識型態很難撼動,而且逐漸凋零,屬紅海市場,但年輕選票卻是尚未被開發之新興市場,值得投資。

此外蹭網紅尚有長尾效應(the long tailing effect),將許許多多小水泡的市場聚合成一個顯眼的大市場,網路上每一個點閱都是小泡泡,單一的網友也沒影響力,但10萬個點閱、100萬個點閱就會形成話題、創造聲勢;韓國瑜上博恩秀,2天點閱率300萬,比他起跑的「世紀領航」好多了。

更何況「蹭網紅」點閱衝高了,或是有了話題,大媒體(電視、報紙)就會跟著報導,影響力就提昇到年輕網友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不信?去問爺爺奶奶,知不知道韓國瑜可以盤腿走路?這就是「蹭網紅」多出來的紅利效應(bonus)。

「網紅」是商業行為,不是慈善事業,跟買報紙廣告、買電視廣告(或新聞)一樣是要付錢的,它是典型的數位匯流生意,結合直播、代言人、廣告行銷的網路活動,也是流行現象,網路流行是「易開罐」式的消費行為,因此「網紅」會流行多久?只有天知道。

順便一提,網紅被稱為KOL,全名是key opinion leader,這是不通的話,opinion leader指的就是key man,因此稱為key opinion leader,就如同稱人家「Mr. 王先生」一樣可笑。網路不通的話還很多,「原生廣告」就不通,所有的廣告,除非是剽竊或抄襲,否則都是「原生」;另一個不通的是微電影,以前中國稱「微電影」為micro film,也不對,micro film有專門指涉,指的是60年代發明的以膠捲拍攝報紙方便儲存的「微縮影像」。

沒關係,網路文化就是「易開罐」與「方便麵」,明天過後誰記得。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台灣數位匯流網》立場

圖片來源:翻拍自波特王臉書、博恩夜夜秀Youtube影片、TDC NEWS製作

更多台灣數位匯流網報導
選舉考驗科技、科技創造選舉
選戰數位工具的演進

【專欄評論文章.非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