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手金援 瑞士信貸危機有解?

(德國之聲中文網)繼上周硅谷銀行等三家美國銀行宣布倒閉後,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本周也遭遇危機。其最大股東沙特國家銀行周三(3月15日)發表聲明指出:絕不會在瑞士信貸現有的9.8%股權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增資。此消息發布後引發市場恐慌性拋售,瑞士信貸股價當天暴跌了24%,收於每股1.69瑞郎。

隨後,瑞士政府同意緊急出手救援。 3月16日,瑞士信貸宣布已安排從瑞士央行借入多達500億瑞郎,同時表示要回購多達30億瑞郎的美元和歐元計價債務。瑞士政府也稱願意在必要時收購瑞士信貸股份,作為瑞士信貸增資的方法之一。瑞士央行和瑞士金融市場監管機構(Finma)發布聲明保證,該銀行的財務狀況良好,符合銀行法規的嚴格標准。

瑞士信貸近年來卷入了幾起重大醜聞,如對沖基金Archegos破產以及英國金融服務公司Greensill Capital創辦人Lex Greensill的破產事件等。許多投資人因此撤出其資金,對瑞士信貸造成進一步打擊。

再加上瑞士信貸內部重組以及全球局勢等影響,導致其運作狀況雪上加霜。該行2021年淨虧損達16.5億瑞郎,2022年淨虧更是高達73億瑞郎。

具有系統重要性

與硅谷銀行相比,瑞士信貸是全球30家被認為具有系統重要性的機構之一,因此其在金融界的角色更加重要,若倒閉會對其他金融機構產生不小的影響。

德國霍恩海姆大學銀行金融服務學系教授伯格霍夫(Hans-Peter Burghof)表示:好消息是瑞士信貸的資產負債總額已經縮減到了5000億歐元,是以往規模的五分之二,這也是其他大型金融機構的平均規模。

投資者的信心是關鍵

不過,伯格霍夫認為,瑞士信貸花了太長時間進行重組:「其他銀行如德意志銀行或德國商業銀行早已完成功課,因此他們現在不那麼脆弱了。另一位法蘭克福金融與管理學院的銀行業專家沙勒斯特(Christoph Schalast)也提到了瑞士信貸「進展緩慢的重組」。

瑞士信貸的股價在瑞士央行願意協助後已經緩慢回升,在專家看來,投資者是否能重拾對瑞士信貸的信心,對事情接下來的發展非常重要。沙勒斯特說,當投資者對一家銀行失去信心時,就是問題出現的開始。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