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攜手產業減碳 成果亮眼

工商時報【文╱黃台中】 「企業推動綠色環保可以建立形象,更能貢獻社會、創造綠色價值!」將政府和產業界攜手減碳的成果向業界做完整的呈現,經濟部工業局上周五(30日)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公開舉辦一場「2018產業溫室氣體減量成果發表暨綠色技術與工程實務研討會」,吸引超過500人到場參加,現場座無虛席,互動熱絡。工業局長呂正華為此次活動揭開序幕,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受邀致詞,13家推動溫室氣體減量的績優廠商接受頒獎,表揚獲獎企業在溫室氣體減量的努力與貢獻。 為協助產業因應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趨勢,工業局自2005年起推動「產業溫室氣體減量」、「節能減碳技術輔導」、「區域能資源整合」、「綠色工廠、碳足跡」及「能源管理系統建制」等多項措施(見表一),帶領產業提升能源效率,降低能源費用及碳排放,各項措施推動以來,總計減少1,334萬公噸的碳排放,相當於台北市1.5年總用電的排放量,製造業從2005年每排1公斤碳可賺25元,到2016年排碳獲利已達39元,生產力提升1.6倍,為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創造雙贏局面。 今年有13家廠商獲頒溫室氣體減量績優榮銜(見表二),豐興鋼鐵公司榮登年度最佳傑出獎的廠商;中國鋼鐵公司摘下減量實績模範獎: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十四B廠獲頒減量占比模範獎;南亞塑膠工業公司工三廠獲選減量管理優良獎;其餘績優廠商還有:台灣化學纖維公司海豐廠芳香烴三廠、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開發公司小港廠、台塑石化公司麥寮三廠烯烴二廠、遠東新世紀公司湖口紡織廠、力鵬企業公司楊梅廠、台灣必成公司、台灣玻璃工業公司桃園廠、日月光半導體製造公司K7廠及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十二廠。 工業局除了安排隆重的頒獎,讓受獎廠商得獎實至名歸,會中也安排綠色技術與工程實務研討會,邀請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彭裕民,分別就「企業邁向綠色經濟與氣候行動之機會」及「產業循環經濟發展趨勢與契機」2個熱門的產業議題進行專題演講,精采演講內容幫助現場出席的各產業界代表對企業永續、產業循環經濟發展有更深的認識。 讓獲獎廠商的節能減碳的成果和業界共享,工業局現場設置「製造業氣候變遷調適推動」展示區,展出歷年推動節能減碳、綠色技術相關計畫輔導成果。當天下午也針對「溫室氣體減量」、「能源管理」、「循環經濟與綠色創新」、「產品綠色效益」及「綠色技術與工程」等主題,由20家廠商進行經驗分享,發表34篇論文研討,加速提升我國節能減碳及綠色技術的能量與水準。 工業局長呂正華感謝感謝工業總會、各產業公協會及業界先進,長期為產業溫室氣體減量及綠色競爭力提升作出貢獻。呂正華指出,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經濟和環保兩者間相互衝突,經過多年來政府的宣導,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認知到,推動綠色環保不但可以符合法規、樹立形象,更可貢獻社會、創造綠色價值。 呂正華強調,近年來氣候變遷在全球帶來災害,國內外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繁,帶來的衝擊包含複合性災害、水資源匱乏、維生基礎設施破壞等傷害,溫室氣體減量成為各國關注的議題,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議題已刻不容緩。 「是挑戰,也是契機!」面對全對暖化與氣候變遷的衝擊,工業局除了協助產業更積極節能、開發減碳空間之外,更期待著產業藉由「循環經濟」與「氣候變遷調適」為本身企業提升綠色競爭力,開創新商機。(經濟部工業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