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跨部會合作打詐 簡訊詐騙被害少9成

【民眾網編輯方笙楠臺北報導】全球疫情影響各國民眾生活習性的改變,網路使用增加,宅經濟、網路購物和投資也相對成長,連帶詐騙案件也在各國肆虐,國人頻繁接收之假投資詐騙、假借貸及近期假冒衛生福利部紓困補助等釣魚簡訊,刑事警察局統計惡意簡訊詐騙數據111年8月至10月,被害件數下降90%,迄今仍有效壓制在低檔,顯見政府跨部會合作共同打擊惡意簡訊詐欺犯罪初步達到成效。

依據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統計,自111年6月至10月期間,全般詐欺案件發生數計12,807件、財損約新臺幣2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921件(+17.64%)、4億1259萬餘元(+16.04%),但破獲數亦較去年同期增加1,922件(+18.03%)。另前揭詐騙案類中假網拍(含一般購物)、假投資、解除分期付款、假愛情交友及猜猜我是誰為前5名高發案類,約占全般詐欺案數7成,其中111年10月間假投資及猜猜我是誰案類已分別較7月下降3%及11%,顯示相關案例宣導及查緝已見初步成效。事實上,於111年6月至10月期間,除向民眾發送防詐簡訊4,705.9萬則及攔阻詐騙簡訊3,677.5萬則、更透過電信業者執行人頭門號停斷話4,427門,政府打擊、防制詐欺犯罪不遺餘力,執行成效卓然。

有鑑於詐騙手法推陳出新,且為防止民眾遭受詐騙的財產損失,行政院特別訂頒「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由蘇院長指定跨部會成立「打詐國家隊」,結合內政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法務部及各協辦機關,目前已初見成果,將持續透過報章媒體鋪天蓋地向民眾宣導外,並由165反詐騙諮詢專線彙整民眾檢舉、報案資訊,提供電信業者攔阻詐騙簡訊及阻絕境外詐騙電話;另建立跨機關間系統資料庫之介接,供檢警即時比對犯罪情資,以期前遏止詐欺犯罪。

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呼籲,民眾若發現不明的投資訊息,除可善用「165全民防騙網」之「高風險賣場/詐騙LINE ID」專區每週公告的「詐騙LINE ID」資料,進行網路交友或投資前,為減低被騙風險,可至「金管會及投信公會(SITCA)」網站免費查詢投資網站是否經國內認證許可,另可於「165全民防騙臉書粉絲專頁」每週公布之假投資博弈網站參考(未經政府認證之網站可視為詐騙網站),手機IOS系統用戶可以透過開啟「過濾未知的寄件人」功能避免詐騙信息騷擾,亦可親自撥打反詐騙諮詢專線165諮詢線上服務人員詢問,維護自身財產安全。


圖說一:iMessage開啟「過濾未知的寄件人」功能。

圖說二:打詐國家隊「防制惡意簡訊」作法示意圖。

圖說三:惡意簡訊詐騙被害案件下降9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