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追殺」中國企業?淘寶台灣真沒錯在先?

大陸官方媒體推文批評台灣政府追殺淘寶台灣。截圖自香港商報推特

經濟部以中國企業阿里巴巴集團具有控制英商克雷達營運方針等能力,判定「淘寶台灣」為陸資,要求6個月內改正或撤回投資,但「淘寶台灣」卻在15日自行宣布12月31日結束營運,部分中國媒體直指是台灣政府追殺中國企業。不過,經濟部也表示,處分「台灣淘寶」並非它是中資,而是中資身分,卻沒有以中資的規定申請。#請聽記者陳林幸虹報導#

「淘寶台灣」去年10月宣布正式在台灣上線,主打整合台灣在地與中國跨境的商品,強調多元支付、宅配到家、超商取貨、以及退貨機制,要將更好的服務提供給台灣消費者。不過,中資阿里巴巴透過品牌授權英商克雷達投資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經營「淘寶台灣」,早就引發中資繞道來台的疑慮。

經濟部調查後,今年8月24日以中國企業阿里巴巴集團具有控制英商克雷達等營運方針等能力。也就是說,雖然品牌商標為「淘寶台灣」,但它整體技術,包括資訊平台,技術支援等,都仰賴在中國企業阿里巴巴的平台下,判定阿里巴巴對於「淘寶台灣」具有控制能力,要求6個月內改正或撤回投資。沒想到「淘寶台灣」15日就在網站上自行宣布,即日起陸續關閉淘寶台灣平台下單等前台功能,至於平台其他服務像是電子錢包提領、官方物流、客服中心等, 仍會持續運作至今年12月31日,隨後正式下線。

「淘寶台灣」突如其來的決定,事先並未知會經濟部,不過,這也讓部分中國官方媒體大作文章,稱這是台灣政府「追殺」中國企業。對此,經濟部也強調,是「淘寶台灣」有錯在先。投審會發言人蘇琪彥說:『(原音)他們自己都講說他們自己是中資企業,但明明他們來台灣時是說自己是外資,不是中資,我們處分的是這個部分。不是說它是中資我們才處分,而是它是中資的身分,卻不用中資的規定申請。』

經濟部也強調,「淘寶台灣」未來如果想要再登台,就得重新申請,如果阿里巴巴對「台灣淘寶」的控制力還在,就是以中資申請審查。根據法令規定,中資在第三方支付以及廣告收入的部分是沒有開放的,但這些目前「淘寶台灣」登記的營業項目都有,所以重新申請的話,如果還是有這些業務,也難以再進來台灣。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