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導起作用!陸上市銀行掀分紅熱潮 逾10家將發放現金股利

《中國經濟網》報導,近期中國國營銀行與中小銀行等上市金融機構掀起一波分紅熱潮,截至今 (23) 日已有至少 10 家公佈發放現金股利計畫。隨著工商銀行(601398-CN) 、農業銀行 (601288-CN) 、中國銀行 (601988-CN) 、建設銀行 (601939-CN) 、交通銀行 (601328-CN) 五大國有銀行宣佈,越來越多中小銀行陸續跟進,研究制定中期分紅方案。

近半個月來,不少城市銀行董事會陸續通過 2024 年中期利潤分配的有關事項,此前中國工行、農行、中行跟建行四家國有銀行已在 4 月 29 日宣佈,在 2024 半年度具有可供分配利潤的條件下,實施 2024 年度中期分紅派息的消息,交行同日也明確提到打算實施中期分紅。

在五大國有銀行公佈中期分紅計畫前,今年迄今已有江蘇銀行、滬農商行、紫金銀行、上海銀行、蘇州銀行、蘭州銀行等多家中小銀行董事會通過分紅決議,並提請股東大會批准,其中江蘇銀行的分紅議案已通過股東大會審議。

報導指出, 今年中國上市銀行推動中期分紅的熱情高漲,離不開政策的引導。長期以來,中國上市銀行多採用每年 1 次的頻率進行分紅,和國外銀行每半年或每季度分紅 1 次相比,分紅頻率相對偏低。

3 月 15 日,中國證監會發佈的《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中,明確提出要引導優質大市值上市公司中期分紅,發揮示範領導作用,隔月中國國務院的《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中也提到要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實施中期分紅是上市銀行落實新「國九條」及證監會相關要求的具體措施,上市銀行增加分紅頻率,提高對投資者回報,有助於增強投資者信心,進一步穩定股價。 。

蘇商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杜娟也認為,加大分紅力道與推動中期分紅對上市銀行尤其重要。當前銀行類股本益比偏低,恐限制銀行的資本補充能力。

不過,現金分紅頻率也不是越多越好。近年來,銀行普遍面臨利差縮小的壓力,必須兼顧利潤留存與股東回報,平衡內生資本增長跟現金分紅的關係。

董希淼表示,分紅次數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上市銀行基於經營業績,穩步提高分紅比例,杜娟則指分紅主要來自留存利潤,對銀行來說,留存利潤也是內源性資本補充的重要來源。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