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核定第2期空污防制方案

行政院核定第二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九大部會合作跨域治理大合照。(圖:環境部提供)
行政院核定第二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九大部會合作跨域治理大合照。(圖:環境部提供)

▲行政院核定第二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九大部會合作跨域治理大合照。(圖:環境部提供)

環境部表示,為持續提升我國空氣品質,在過去四年第一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一○九年至一一二年)努力基礎下,接續提出第二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一一三年至一一六年),並已於一一二年十二月廿一日經行政院核定,藉由精準治理結合淨零轉型減污減碳共利策略,跨域整合九大部會量能,投入新臺幣七六六億元推動八大面向、卅七項精準減量措施,目標設定細懸浮微粒(PM2.5)一一六年平均濃度改善至十三微克/立方公尺以下,臭氧(O3)八小時紅色警示站日較一○八年改善八十%。

有別於第一期方案著重傳統固定及移動污染源(如國營事業、鍋爐、老舊車輛等)管末排放改善措施,第二期方案朝向結合淨零排放並整合跨部會量能,進一步從污染源頭改善來提升空氣品質。環境部規劃投入七十九億元,除持續加嚴排放標準降低工廠及車輛污染排放外,將補助電動公車、增設充電樁及優化電動公車路網,創造電動車友善環境;經濟部規劃投入約十八億元用於工業輔導改善、電動物流車、電動機車能源補充設施;交通部及農委會等部會預計投入約十九億元於綠色運輸及改善河川揚塵。此外,在跨部會合作下,台電、中油、中鋼、中華郵政等國營及政府轉投資事業,規劃共計投入六五○億元分別進行製程改善、提升防制設備效率、郵務車電動化等對空氣污染改善有助益之措施。

環境部表示,二○五○年淨零目標充滿挑戰,第二期方案將持續提升行業減量技術、強化車輛及機具管理、推動減污減碳共利策略,並加強特定季節應變,透過跨部會、中央與地方合作改善污染問題,突破以往單純靠環保部門單打獨鬥困境,期待政府各部門、各行業、社會團體、大眾共同攜手合作,一起投入清潔能源的使用,發展綠色技術,力行淨零綠生活,推廣綠色低碳運輸及深耕環境教育等,以全方位及多元化面向,提升臺灣空氣品質環境,守護民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