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無界之涯》大展揭幕 探索16世紀東西文化交流

故宮館藏重要海洋文獻明代張燮《東西洋考》。(江昭倫 攝)
故宮館藏重要海洋文獻明代張燮《東西洋考》。(江昭倫 攝)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年度大展《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即日起登場,展覽從大海出發敘事脈絡,集結故宮、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荷蘭國家博物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等12幾國內外珍貴館藏,共同呈現16世紀經由海上航行所開展與匯聚的精彩交流故事。

故宮最新年度大展《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展覽,透過16世紀到17世紀上半葉,西班牙、葡萄牙與荷蘭三大海上探險團隊的航行路線,串連起亞洲、歐洲、美洲之間的交流故事。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年度大展《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即日起登場,呈現16世紀經由海上航行所開展與匯聚的精彩交流故事。(江昭倫 攝)

故宮指出,此次展覽以「認識世界」和「全球化」為兩大核心概念,現代人以為習以為常的事,其實與麥哲倫從大西洋出發沿著太平洋繞行地球一周有關,因此可以追溯到16世紀:此外,葡萄牙與西班牙的遠洋探索,也衝擊了當時明朝的中國海禁政策,《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展覽想描繪的就是16世紀東西交流下的樣貌。策展團隊代表、故宮副院長余佩瑾指出,:『(原音)這個時間點有趣的地方是,大家都非常積極往海外探險、冒險,對於未來充滿希望,但是因為當時候秩序沒有穩定下來,所以也是一個海上霸權爭奪的時代,因此爆發的火花,我們可以從正面角度看待這件事情,我們會透過展件說明這個時代的背景跟故事。』

展覽分三大單元,第一單元「大海的時代」,藉由海圖、銀幣、沈船貿易瓷器等物件,回望歐亞雙方相遇以及掀起的騷動的海上霸權時代;第二單元「不期而遇」,從文獻、商品與物產中,追尋各方人群移動、互動及競奪的蹤跡。第三單元「多元新貌」,則從書畫、器物、地圖等物件,探索藝術、知識與文化的交融與相互影響,以及當時人們對於「全球」的初淺概念。


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藏明萬曆年間《漳州窯五彩羅經帆船紋盤》。(江昭倫 攝)

多達169組展件中,國外借展將近一半,包括故宮館藏重要海洋文獻明代張燮《東西洋考》、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坤輿萬國全圖》;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借展的明萬曆年間〈漳州窯五彩羅經帆船紋盤〉,可作為當時海上航行的備用羅盤;還有荷蘭國家博物館藏〈青花翼龍形軍持〉,為明清時代外銷出口東南亞的常見貿易商品: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的一件明代天啟年間〈五彩網眼魚藻紋盤〉,也相當靈動有趣。

行政院長陳建仁23日也出席故宮記者會為展覽親自揭幕,並指出,此次故宮展覽, 述說著16世紀的人們在無邊無際大海上的活動、探索與交流,以及大航海時代是如何帶動世界經濟與文化交融的巨大變化,尤其明年就是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南安平開始建築堡壘、發展市鎮滿400年,從這次故宮特展的豐富文物就可看出,台灣早在16世紀就參與當時全球互動的身影,以及與世界各地的人們頻繁的交流接觸,相信觀眾可從中感受當時人們往來於海上的足跡,也能找尋台灣在當時海權時代的地位與角色,更能從中汲取經驗與智慧,得以繼續面向世界,迎接未來的挑戰。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廈門公司打「中國台北故宮」名號 故宮準備訴訟
立委質疑中國計畫性侵權 蕭宗煌:只要打「台北故宮」都是假的
攜手故宮、Taiwan AI Labs 北藝大開啟藝術大學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