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國團成立海外分會

救國團主任葛永光。(林勝發攝)
救國團主任葛永光。(林勝發攝)

成立逾一甲子的救國團,秉持「我們為青年服務,青年為國家服務」的使命,持續開辦寓教於樂的海內外營隊活動,成為青年學子心中不可抹滅的美好記憶。今年5月,救國團主任葛永光參訪美國各大城市,成立海外救國團之友聯誼會分會,並以「今天我們為青年造夢,明天青年為國家造夢」的新理念,期盼年輕人走出臺灣,開拓視野、增廣見聞,激發創造力與想像力,成為勇於造夢的人。

葛主任表示,現今臺灣年輕人面臨低薪、低成就的問題,導致對未來缺乏願景,憂心年輕人失去夢想。蔣經國先生曾說:「沒有問題青年,只有青年問題」,葛主任認為,大人應為青年創造一個充滿希望的環境,想辦法解決青年的問題,而不是將「草莓族」、「躺平族」等名詞扣在年輕人頭上。

近期,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臺造成旋風,深受年輕人歡迎,葛主任說,因為他帶給年輕人希望。黃仁勳受訪時表示,未來5年將在臺灣設立大型設計中心,預期聘用至少千名工程師,並提到須符合樂觀、能與人合作、樂於改變和投入工作等人格特質,「這與救國團營隊培養年輕人的理念是一樣的」葛主任說。

葛主任認為,年輕人要避免成為井底之蛙,有必要多多踏出臺灣增長見聞。葛主任分享這次在舊金山參觀Google總部,輝達與Apple總部都鄰近於旁,若帶領青年學子親臨參訪,絕對可以激發創意,獲得許多啟發。

目前救國團海外暑期活動有馬來西亞沙巴營隊、日本青年海外活動、馬來西亞國際志工活動等。葛主任表示,待海外平臺建立起來,就能舉辦更多活動,促進國內外交流,造福僑界和臺灣年輕人。

另外,救國團於107年被黨產會認定為國民黨附隨組織,被判定不當黨產一事,葛永光澄清,民國41年救國團成立時是政府組織,隸屬於國防部,58年以前是政府輔導成立的準行政機構,58年至78年間為民間社會運動機構的公益社團組織。包含法院、內政部、教育部等單位,皆曾以正式公函認證救國團成立時是政府組織,與黨產會對附隨組織的定義完全不同,就連黨產會的官方網站,也載明救國團成立時為政府組織的事實,既然成立時是政府組織,怎會被認定是國民黨的附隨組織?

至於財產來源,葛永光說明,救國團在政府組織階段,接受經費及指派舉辦戰鬥營活動,用以培養青年強健體魄、戰鬥技能及國家認同,與今時之「全民國防」無異。成為民間社會運動機構之後,同樣合法接受政府委託及補助,若有結餘應歸於員工的勞務所得,與現今民間機構執行政府標案相同。此外,救國團的經費來源,除了政府委託補助外,尚有社會各界捐款及活動辦理收入,且95%以上所得皆用於公益服務及弱勢照顧,與不當黨產無關。

葛主任指出,支持救國團不分黨派。感謝37位國民黨委員提案修正《黨產條例》,為救國團伸張正義,也謝謝民進黨立委協助與黨產會溝通,最後仍希望能和解共生,一同為社會大眾及青年服務,讓臺灣成為團結、和諧、幸福美滿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