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團「性教育適齡調查」 家長認自我保護應從小學教起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性教育?台灣性教育學會與國教盟合作,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年公布的全面性教育的其中3項核心概念設計問卷,共收集中小學家長1203份有效問卷。

台灣性教育學會副理事長馮嘉玉指出,「這3個核心概念中的1個性教育主題,家長認為有6成以上的內容,都應該是在國中階段才開始教。」

家長重視性教育議題,認為適合在學校教,但身體界線、自我保護等主題,應較聯合國「全面性教育」的建議年齡來得早,小學就開始;正確的避孕措施、應較聯合國建議的高中提前到國中。

台灣性教育學會榮譽理事長晏涵文表示,「學生的性行為的年齡下降,所造成的病跟孕的問題值得關注,因此我們專業也在考慮,要在國中在課綱寫得更清楚。」

至於性吸引力、性愉悅感受,較聯合國建議的國小延後到國中,但有關性愉悅的迷思澄清,性活動後的風險降低,較適合在高中職。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提出,「小朋友好好地去學這件事情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我們現在用國外很多的東西來教,但是又不符合本土的需求的情形之下,可能亂教,這時候就引起家長非常多地恐慌。」

兩團體強調,聯合國的「全面性教育綱要」提供給各國參考,台灣的性教育不是全盤接受,需要接地氣去調整。

除了這次研究,將持續對師生與家長進行調查,建構更符合台灣本土需求的性教育內涵。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教育部開校安諮詢會 教團籲正視家長管教責任
性教育學術研討 探討網路對青少年之挑戰
多瑙河最後木船漁夫 傳統絕活面臨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