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與大陸建交的障礙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2日抵達印尼,展開為期12天的亞太4國之旅,最後一站新加坡,備受外交界關注,美聯社將教宗訪新加坡描述為「另一次與中國接觸的機會」。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所長嚴克佳則表示,北京與教廷未建交,教宗訪中時機尚未成熟,但此次教宗出訪亞太4國,能為將來改變北京與教廷關係鋪路。
教廷在兩岸外交處理上堅守「一個中國」政策,在台北的駐華大使館英文名為「Apostolic Nunciature to China」,教廷國務院行文我國駐教廷大使館亦使用「Embassy of China to the Holy See」。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教廷旋即召回大使葛錫迪總主教,由臨時代辦代理館務。1979年中美斷交,教廷不再派任大使,由參事銜代辦派駐台北,但教廷仍接受我政府派駐大使,外交未隨美、日等俗世國家轉向北京。
中共建政後,大陸的天主教會雖無法與教廷「共融」,但福傳仍未停歇,教友數由1949年的300萬至今成長至1200萬,廣布在138個教區,其中中共政權承認的「愛國教會」的教友僅400萬人,服膺教廷的所謂「地下教會」獲得800萬教友支持。教廷2005年起為促進大陸天主教會的合一,不再祝聖「地下教會」主教,但「地上教會」與「地下教會」問題仍待時間解決。
中共政權與教廷關係之障礙不在「一個中國」或「台灣問題」,教廷在外交上不介入俗世的中國政權分裂,更無涉對「台獨」訴求的支持與否。對於教廷而言,與中共政權達成建交協議,即將在台北的「駐中國大使館」遷往北京,中共政權與教廷關係遲遲未能突破的癥結在於北京須承認教廷對大陸教區的主教任命權,「愛國教會」在大陸各教區「自選自聖」主教的作法,不符普世教會的所有主教皆由教宗任命的「聖統制」,此即教宗本篤十六世所言「無法調和」的問題關鍵。
改革開放後,中共政權不否定教廷對中國天主教會的「神權」,但不承認教廷對大陸教區的「治權」,導致大陸天主教會的分裂,至今一些教區仍存在教廷任命之主教與中共當局任命的主教並存對立的問題。2018年9月22日,教廷與北京簽署《主教任命暫定協議》,解決北京與教廷在主教任命之歧見,大陸的天主教會可望逐步與教廷重新合一。但協議目的不為陸梵關係正常化,而為在大陸的福傳工作,使教友能善度信仰生活。
回顧教廷與美國及俄羅斯建交的歷史,教廷應極具耐心處理與北京的關係,此應為漫長的過程,中共政權在「主教任命權」釋出善意不應簡單化的連結雙方建交,更何況承認教廷對教區主教的任命權不代表「宗教事務局」不介入主教對教區的「治權」,更非教友信仰生活不受干預的保證。
教廷與共黨國家常因價值觀對立難以建立外交關係,教廷雖與越南在主教任命權達成妥協,至今仍未建交即為例證。教友信仰生活的自由為教廷與北京關係的最大障礙,主教任命權的解決不意味教廷與北京建交水到渠成。普世教會對大陸的福傳與牧靈的關心非意在急於推進對北京的外交承認,雙方仍須透過耐心的對話解決諸多歧見。
教廷與北京建交仍有一大段路要走,北京與教廷雖在主教任命權的折衷妥協,中梵關係仍在台北手上,因教廷承認的中國是至今仍在台北的中華民國。天主是信實的,不會毀棄對中華民國政府的應許,只要中華民國仍是憲法上的中國與天主同在。(作者為輔仁大學日文系特聘教授兼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