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眼中的大學生」民意調查 超過五成教授對大學生畢業後的前途感到悲觀

高等教育是培養國家前瞻專業人才的搖籃,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特別以大學教授為對象,進行一項民調,從教授的觀點了解大學生的學習態度、行為與一些核心能力的表現。調查的重點包含:大學生選課主要考慮因素與缺乏學習動機原因、大學生課堂學習態度、行為及作業繳交或考試情況、大學生應具備能力的表現等等。並與基金會在去(2022)年,由學生觀點的調查結果相互對照。

超過五成教授對大學生畢業前途感到悲觀 比率明顯高過學生

本次調查發現,大學生對未來茫然無方向,造成學習動機低落;有超過五成教授對大學生畢業後的前途感到悲觀。針對大學生畢業後的前途,有 52.2%的教授感到悲觀。基金會並對照去(2022)年針對大學生進行調查,有35.4%的學生對大學畢業後的前途感到悲觀,發現教授感到悲觀的比率明顯高過學生。

圖/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提供。
圖/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提供。

大學生缺乏學習動機的原因,有 72.4%的教授認為是學生對未來茫然、不知學習的意義。2022 年對大學生的調查也發現,有 39.0%的大學生懷疑就讀大學的價值,這些學生填寫次數最高的理由是對未來茫然,找不到發展方向(65.6%)。無論由教授或學生的觀點,都發現對未來茫然是影響大學生學習的重要問題。

七成教授認為大學生選課主要考慮因素是容易及格或拿高分

調查發現,約七成教授認為大學生選課主要考慮因素是容易及格或拿高分,如果上課要求或評分嚴格,學生對老師的評鑑就會比較差。大學生選課主要考慮因素,有 67.7%的教授認為是容易及格或拿高分,48.9%認為是課業負擔輕鬆,43.5%認為是課程內容充實。絕大多數大學會要求修課學生,於課程結束後對授課教師進行回饋與評鑑,74.0%的教授認為如果上課要求或評分嚴格,學生對老師的評鑑會比較差。

超過六成教授認為學生報告常抄襲或拼貼網路資料

針對大學生課堂學習現象,教授評定為問題嚴重的比率依序為:上課玩手機或分心(83.2%)、遲到早退(60.3%)、睡覺或吃東西(51.6%)、缺課(47.1%)。65.0%的教授認為學生報告抄襲、拼貼網路資料的情形普遍,37.0%認為學生缺交或遲交的情形普遍,63.9%的教授認為學生要求老師提示考試內容重點的情形普遍。

圖/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提供。
圖/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提供。

約六成教授認為大學生並不關心社會議題

調查顯示,約六成教授認為大學生並不關心社會議題,參與課外活動也不積極。62.3%的教授認為大學生不關心社會公共議題(如:環保、性平、貧富差距等),58.1%的教授認為大學生參與課外活動並不積極。

大學生挫折容忍力、上進心,滿意度低於四成

教授大都肯定學生的數位能力表現良好;但對學生的學習責任感、挫折容忍力、上進心,感到滿意的比率則都在四成以下,對於大學生應具備的能力,教授認為學生表現好的比率,依序為:數位能力(74.7%)、道德品格(41.9%)、創新能力(35.4%)、雙語能力(28.9%)。對大學生的學習態度,感到滿意的比率都在四成以下:學習責任感(32.5%)、上進心(30.3%)、挫折容忍力(24.0%)。

圖/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提供。
圖/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提供。

這項調查也與十年前的學生相比,教授認為目前學生各項表現都比較差,比較差的項目依百分比高低順序為:基本學術能力(78.9%)、自主學習能力(64.8%)、問題解決能力(56.5%)、人際互動能力(54.2%)、創新能力(31.2%)。

圖/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提供。
圖/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提供。

本次調查時間為 2023 年 7 月 20 日至 8 月 31 日。調查方法使用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委託研發之網路問卷調查,調查題目共計 12題,包括大學生的學習選擇、學習表現、學習態度、未來展望等問題。調查對象為全國各大學校院教師,有效樣本共計 446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