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30年 民調:6成7民眾憂廣設大學致教育品質平庸化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天召開記者會,發布「台灣教育改革30年」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當年重要改革目標多未能獲民眾肯定。記者許維寧/攝影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天召開記者會,發布「台灣教育改革30年」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當年重要改革目標多未能獲民眾肯定。記者許維寧/攝影

今年410教改屆滿30年,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天召開記者會,發布「台灣教育改革30年」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當年重要改革目標多未能獲民眾肯定,高達67.6%民眾擔心廣設大學導致教育品質平庸,也有53.4%民眾不滿意教改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成效。

1994年4月10日「410教改行動聯盟」提出制定教育基本法、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等四大訴求,我國史上最大教改工程就此上路。

根據「台灣教育改革30年」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教改下大學增設過多,教育品質平庸化,高達67.6%民眾表示擔心,其中30.2%更表示很擔心,僅27.6%民眾認為不擔心;教改下教育促進階層流動的成效,也有53.4%民眾不滿意。

再者,調查也顯示,廣設高中大學後技職教育則傾向拚升學、重學術,進而導致技術弱化,也有65.3%民眾表示擔心;又當年廣設高中大學是盼降低學習壓力,但也有51.1%民眾表示不滿意;至於教改歷經30年,學生已具備較強的適應力、競爭力,更有61.2%民眾不同意。

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教改立意良善但實施結果褒貶不一。技職教育過去是台灣非常自豪的強項,但教改後一蹶不振,改革反而失去原先優勢,科大愈來愈理論化、傾向普通大學,可謂非常畸形的發展。

民調小組委員馮清皇表示,本次受訪者幾乎多表示不滿意和高度擔憂,教改訴求降低升學壓力、教育平庸化等項以都會區北北基不滿意度較高,但技職教育重學術、技術弱化一項調查,則是高屏彭地區民眾較不滿。

台灣教育研究院社社長黃政傑則說,調查顯示,教育促進中低階層學生向上流動的功能受到質疑,甚至教育成為維持社會階層的工具,如品質優良的大學學生多出身中高社經背景家庭,中下階層子女多認命讀其他學校,靠學貸、打工繳學費。

黃政傑也表示,高教政策追求少數大學國際化,研究資源高度集中,其他大學則辦學資源匱乏,於是即便大家都能讀大學,但仍為少數學校搶破頭,政策應關注整體卓越而非少數卓越。

而調查也顯示,教改部分成效仍獲得國人肯定。如53.3%民眾認為,教改後學生有較多符合自身興趣、能力發展的機會。黃昆輝說,高達87.6%民眾贊成召開教育國是會議,商討未來政策,討論30年成效不是為了咎責任何人,是望鑑往知來、找出問題。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7月迎接好運!3大星座「強勢轉運」擋都擋不住 牡羊吸引力爆棚
車禍紀錄全曝光!他被撞飛昏迷仍獲救 靠iPhone「車禍偵測」1動作撿回小命
冷氣不冷「一堆人愛補冷媒」師傅曝暗黑真相:同行間不能說
郭彥均看博愛座爭議「有些難過」 分享昔見美好畫面:善意禮讓不分年齡

看更多相關新聞
明道大學23年育才2萬7/31退場 最後畢典母子一起畢業
藍營提議修私校退場條例 教團憂為經營不良的學校續命
比去年多1.3億!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 台大拿25.9億冠全國
成大歷史分發掛零!他曝原因:去中國化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