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投入1.6億 充實偏遠學校實習設備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為完善教學及實習設備,教育部今(12)日宣布,今年將投入1.6億元經費,補助高中專業群科滿足所需資源,其中偏遠地區及非山非市(不在山區但也不在大城市中,指非偏遠地區但仍缺乏教育資源)每校最多補助150萬元,例如添購3D建模軟體、實驗器材等,讓學生有更多動手做的機會。

位於雲林縣的土庫商工便運用這項經費,購買玻璃線鋸機、3D建模軟體,應用於美工科的立體造型實作課程和實用技能班,鼓勵學生動手做,設計玻璃藝術品;建築科學生也運用軟體,讓建築設計效率倍增,透過3D建模軟體,呈現建築設計概念,透過繪製3D及虛擬實境軟體實作練習,提升作業順暢度,並運用在建築競賽3D呈現,提升專業實作知能。

位於苗栗縣的大湖農工則是購置可調式分注器,應用於食品微生物實習、食品加工實習發酵學等課程,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分裝、稀釋等實驗操作;室內空間科購入單片式自動縱剖機,讓學生得熟悉縱切木板的技法,用於室內模型製作、室內設計與裝潢實習課程。

教育部表示,會鼓勵購入新設備的學校,與鄰近學校共享資源,讓學生有更多元、跨領域的學習機會,落實108課綱務實致用的精神。

土庫商工美工科操作玻璃線鋸機。(教育部提供)

大湖農工學生於課程中使用可調式分注器。(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