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擬2歲混齡3歲 專家憂:恐有落差

教育部日前在會議上研擬,有考慮未來三歲專班若還有缺額,可以招收2歲幼兒入班混齡就讀。主要是希望緩解2歲專班缺額不足的問題。但有不少專家憂心,兩歲幼兒的自理能力還沒發育完全,若在沒有完善配套措施之下,就跟三歲專班混齡,恐怕會衝擊教學品質,師生比上也會有難度。

圖/TVBS
圖/TVBS

對著麥克風,喊出想說的話,幼兒園小朋友,混齡依序排隊,這是中午午睡前的日常,也是少數可以混齡一起的活動。

私立幼兒園老師張嘉芳:「如果以混在一起來說的話,就是會有模仿效應,就是兩歲孩子他可以學習大一點孩子,他們的學習方式或者說話方式,所以對於他們來講,語言發展或者學習或者學習上面,當然就是所有互相影響的部分。」

這間幼兒園在鶯歌,招收兩歲到六歲的孩子,各年齡層孩子都有,在照顧教學上也各有不同,而日前教育部擬定,未來考慮開放3歲專班如果還有餘額者,可招收2歲幼兒入班混齡就讀,這擬定想法一出現,也衍生了不同的討論聲浪。

私立幼兒園園長Julie:「最基本就是自理能力的差異性,包含了吃飯睡覺這些生理需求,或者他在口語表達上面,他的需求會比較,兩歲孩子他還沒有辦法那麼完整表達出來,到了三歲之後他的能力進步了、增加了,所以他比較能夠跟,比較能夠完整的表達,跟老師說他的需求是什麼,這應該是最大的差異性。」

畢竟兩歲和三歲孩子,其實差異性還是很大,教育部國教署表示,會議邀集相關團體,就教保服務機構3歲專班有餘額的時候,也就是幼兒於生理年齡滿3歲的當月,才可以進入3歲班就讀,但與會人員認為生理年齡滿3歲幼兒,仍在2歲學齡階段,發展成熟度與適應能力都還不足,恐怕會影響教學品質。

私立幼兒園老師張嘉芳:「老師需要協助孩子換尿布,所以在作息上面時間上面,或教學上面就會被打擾了,所以這個是兩歲跟三歲的差別如果三歲孩子比較成熟的,他會被兩歲的孩子所受到影響,所以他有很多行為上面,就會沒有辦法往上成長,這是最大的差別。」

第一線老師點出差異,兩歲孩子食衣住行都還無法自理,主要是以照護為主,三歲以上孩子就會有教學課程開始,而目前幼兒園多數設備,也都以三到六歲為主,兩歲專班還有其他相關限制,另外加上師生比問題,目前現行制度3歲師生比是1比12,2歲是1比8,師資人力也會是考量關。

私立幼兒園園長Julie:「因為其實在兩歲班的師生比來說是一比八,所以在現場以幼兒園來說的話的確老師的教保員人數是必須要增加的,但其實如果要解決家長托育的問題的話,其實可以從在前端在增加托育中心的部分的,托嬰中心的名額,這樣子其實也可以比較適當解決家長問題,說不定這是一個比較好解套的方式,比較能夠照顧到孩子的生理需求。」

主要還是在於兩歲專班搶破頭,根據北市教育局統計,轄內113學年度公立幼兒園,共招收756班三至五歲班共606班,兩歲專班只有150班扣除原園直升,鑑定安置的身心障礙幼兒後,對外招生總缺額6597名,比去年減少約507個名額,中籤率部分以112年來看,兩歲專班約為39.14%,三至五歲班為68.56%,兩歲專班的需求仍舊非常高。

兒福聯盟政策中心資深主任李宏文:「實務現場來講以教保工作來說,兩歲的孩子比較著重是在保育,就是以照顧為主的,三歲以上的孩子,主要照顧的是以幼教,所以比較側重是在教育端這方面的投入,所以這個人才的培育,一開始就有一些落差。」

至於兩歲混三歲優劣如何,專家表示,優點在於能增強孩子社交能力,刺激思考邏輯以及提高適應性,但缺點也有三個,包含幼兒程度上差異,課程遊戲安全顧慮還有教學效果落差,都會是影響未來,兩歲是否跟三歲,混齡同班的關鍵。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輔導事長彭淑燕:「有點踩在幼教政策的紅線上,主要是兩歲專班無論在師生比,還有教室設備上,本來就有他因應兩歲專班,幼兒需要照顧的考量而有不同的設計標準,對於法有明訂的標準,如果我們要打破他的規則的話,那其實政府要告訴全國的家長,現在為什麼可以不用原來的標準。」

混齡開班優劣明顯,在兩歲專班缺額尚未能補齊前,這些相關配套,恐怕還得思考再三。

更多 TVBS 報導
爸媽急!北市27校因「工程」停辦暑期照顧
學習性青聚點攜手青年護水文 盼水資源永續經營
3歲童遭強灌綠豆湯!無教保資格師坦言「抓比較大力」
幼兒園「畢冊6千6」飯店畢典!家長發文:搞不懂